但趙叡先前就收到了彆院精卒稟報,當即猜出了緣由,調侃出聲:
“佑璋是為自己請功?還是為子淵六人請功?”
熙和帝當即會意,不悅道:
“佑璋?你去彆院了?真是胡鬨!”
往常熙和帝一訓斥,趙翊就蔫巴了。
但今日,他卻仿佛找到了人生方向般,堅持道:
“兒臣沒有胡鬨!”
“兒臣今日去彆院,是與子淵他們一起改進印刷術,連策論都有兒臣的功勞。”
“這活字印刷術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有了這東西,大炎官民都能受益,官營印書坊可以比往常多賺兩成。”
“若大炎各項經營都能改進,待日積累月,我大炎必能昌盛,一統天下!”
話落,滿堂寂靜。
從熙和帝、太子,到許忠義等宮人,全都吃了一驚。
眾人詫異的望向殿中央,仿若帶光的小王爺,好像第一天認識他:
素來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瑞王,竟然有朝一日,談論起國計民生來了?
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連熙和帝也懷疑自己耳朵聽錯。
他頗有些不可置信的看了眼同樣驚訝的長子,這才定下神。
“佑璋,你怎麼?”
怎麼突然變化這麼大?
不會鬼上身了吧?
熙和帝心中惴惴,已經打算派人去僧錄寺,請和尚來宮裡給幼子念經了。
但趙翊後麵的話就完全打散了眾人的懷疑:
“父皇,皇兄,兒臣今日見了子淵他們,才真正認識自己,才真正認識木藝。”
“子淵他們說得對,讀書治國,技藝強國。”
“木藝鄙賤,但打風機、三弓床弩等物,都對大炎有益。”
“兒臣不像太子皇兄一樣文韜武略,但同樣可用木工技藝,為百姓謀福祉,為天下定太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淵說了:不明理,天下大亂,不強國,為人所欺,二者缺一不可。”
“治國平天下,兒臣自認不是那塊料子,日後便與子淵他們一起富國強民,輔佐太子皇兄!”
說著,趙翊就催著熙和帝看策論:
這可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次!
熙和帝心裡也清楚,什麼士農工商,不過是治國手段而已。
幼子的話其實沒說錯,隻是……
皇家畢竟是要體麵的。
不過,這些比起幼子的報國之心,不算什麼。
但這話就沒必要當著宮人的麵說了。
揮退宮人,熙和帝在趙翊的催促下,看完了策論。
策論裡,蘇潤將趙翊的功勞記錄的清清楚楚。
得知幼子幫著改進了活字印刷術,還就官營印刷坊給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議,熙和帝老懷甚慰:
“好!好!好!”
沒想到,佑璋的報國之法,竟然是在這些地方啊!
恰趙叡在旁追問趙翊今日和蘇潤他們相處的過程,趙翊直言:
“子淵等人實乃兒臣知音。”
見兒子對蘇潤評價這麼高,熙和帝將策論放在禦案上,將話挑明:
“佑璋,蘇潤有才,朕有意將其招為駙馬,將他許配給婉兒。”
“你既有心以此道報國,日後便多去彆院,時常與蘇潤等人相處,有益無害!”
聞言,趙翊麵上表情五彩繽紛。
意外、震驚、嫌棄、欣賞等多番複雜情緒輪番呈現。
蘇潤給他的印象很好,片刻後,趙翊‘艱難’點頭:
“既然父皇有此心,那兒臣就勉強同意子淵當妹夫了!”
“雖然說子淵不會木匠活,但他有很多想法,對大炎頗有貢獻,兒臣不會反對的!”
趙叡笑著打趣:
“你一個天天敲打木頭的,有什麼資格挑剔賢臣?”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