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此,向波也大大方方道:
“還是你們六個厲害,從邊關到京城,一路都聽著你們的功績過來的!”
“要是沒有三弓床弩和那些火器,戰事估計還得拖個一兩年!”
“三十六計,多謝!”周年冷峻的麵容,露出一絲感激之色,看向眾人。
當年周年上戰場,臨行前,得了蘇潤他們弄出的《三十六計》。
周年和向波在前往邊關的路上,就將那些計策鑽研了個七七八八。
兩人年紀輕輕,能從一眾將士中脫穎而出,除了武藝,更多就是因為兩人熟諳兵法謀略。
甚至他們還因此書,而破例被鎮國大將軍荀洛召去講解兵法。
用向波的話說:
“波當時手都是抖的!”
梁玉傻愣愣接話:
“子墨你膽子這麼小?見到大將軍嚇到手抖?”
向波當場表演笑容消失術,極力辯解:
“那是激動!激動你明白嗎?!”
要不是在皇宮,向波鐵定擼袖子了。
梁玉很有眼色地連連點頭:
“哦哦哦、明白、明白!玉信就是了!”
反正好友平平安安回來,手抖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就不重要了。
向波和梁玉互啄,蘇潤則是笑著對周年道:
“能派上用場就好!”
眾人說說笑笑,話題很快回轉到了當年府學的青澀時光。
時過境遷,再提到當初的瞞天過海之計,向波難得有些懊悔:
“以前總跟我爹對著乾,現在雖然也不後悔吧,但每次大戰過後,擦拭刀劍的時候,總覺得不孝。”
他爹給他找了條最安穩的路,但他卻上了戰場,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
“這一從軍,親也不好成了。”
“要是有個萬一,耽誤人家姑娘一輩子守寡,多缺德啊。”
說起當年,梁玉也笑嗬嗬地說起向波在自己算學考試的時候來搗亂,說要賠他算學題,幫他核算數據,結果最後反而從他那裡拿走了算學筆記的事情。
“啊?有這事?”向波驚訝道。
他怎麼記得他在府學讀書的時候很是君子?
怎麼會乾這事?
近三年過去,許多事情都湮沒在時光中。
彆說向波了,連蘇潤、司彥他們一時都沒想起來這事。
還是周年及時提醒:
“兩年前,你們逃課,子墨帶著我們去看熱鬨,不小心打斷了璨之解題思路。”
為此,不僅被葉卓然扔了毛筆,還差點被蘇潤掄一硯台。
向波一拍腦門,想起來了:
“對!當時波說請你去天然居賠罪,你還給波吃了個閉門羹!”
“波離京前找個機會,把那頓飯給璨之補上。”
他們護送使者來京,也得再把他們送回邊關,相聚的日子沒有多少了。
梁玉本想點頭,但想到昔日同窗連親都不能成,兩三年都不能回家,怪慘的,便改了主意:
“算了,玉不用你花自己的賣命錢請玉吃飯,良心會痛。”
“還是玉花爹爹的錢,請你去百貨商樓吃頓好的吧!”
向波的軍餉都是賣命賣來的,還沒多少。
相比之下,梁父賺錢的危險係數的確低很多。
而且百貨商樓是蘇、梁兩家合營。
不同於蘇家三兄弟分賬,梁父就梁玉一個兒子,賺多少不都是給他的?
至於梁玉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