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好田地,兩人騎著馬慢慢往回走。
路上,蘇潤無意間瞥見有幾畝地,上麵隻有零星的農人在忙活,而且,蘇潤還隱約看到了水流反射的光芒。
他不禁指著那處,疑惑地側頭問:
“卓然,那幾畝地種的什麼?”
葉卓然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目中閃過了然之色。
他對好友解釋:
“子淵,那是稻田。”
聞言,蘇潤驚了:
“稻田?潤之前沒聽過京城還能種稻子的啊?”
比起京城,清河省還更靠近南方一點,但他家裡之前都種的是豆和麥。
葉卓然笑笑,出言解惑:
“那裡種的占城稻是年初剛從南方引進的試驗品種。”
“據說是很好的品種,不僅耐旱、耐貧,而且生長周期短,聽聞,在南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
“年初引入京城後,沒幾個月就收獲了,隻是如今天氣漸冷,播下去的種子,不少沒生長,這才派了幾個農人日常照看。”
“其實我們也都在摸索這占城稻的習性。”
說完,葉卓然還對蘇潤笑道:
“我第一次來官田時,正好趕上稻子成熟。”
“當時跟你現在一樣驚訝,我挽起褲腿下去幫忙,手腳都不受控製,隻覺得神奇。”
他收過十多年麥子,還是第一次收稻。
或者說,他今年才第一次真正見稻田。
尤其這稻田還在北方。
“不過這占城稻,不但熟的早,連產量都比彆的品種多,據說連宋尚書都特意過問此事。”
葉卓然與蘇潤分享趣事,卻喚醒了蘇潤的靈感:
雜交水稻,不就是提高產量的典型代表嗎?
隻見他倏地轉頭,認真的看著葉卓然,問:
“卓然,你有沒有想過,把不同的稻子進行嫁接,弄出顆粒飽滿、產量多、口味還好的新稻種?”
“或者不隻稻子,包括其他水果蔬菜穀物也可以?”
蘇潤這突如其來的大膽想法,把葉卓然問懵了,嘴唇張張合合,好半天答不上來。
最後,嘗試理解的葉卓然,從另一個角度,勉強找出思路:
“子淵此言,是否就像前段時間,花坊根據兩種不同顏色的牡丹花,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這角度也沒錯。
蘇潤點頭,認真接話:
“對,就是這個意思。”
“你看我家拉貨用的騾子,不還是馬和驢的產物嗎?”
“就比如占城稻,若是嘗試跟其他稻子培育,說不準,會有更好的品種稻。”
“龍生九子,鳳育九雛,不也是這樣的道理?”
葉卓然陷入沉思:
子淵說得對啊!
牡丹可以培育出新品種,為什麼糧食不可以?
“子淵,那你對培育之法,有思緒嗎?”葉卓然若有所思地問。
這還真問到蘇潤的盲點了。
他思索片刻,給出了個不算回複的回複:
“也許,花坊的花農能有些頭緒?”
葉卓然也不失望,隻是跟蘇潤商議:
“子淵,你那玻璃棚,能否給我開辟出一塊地方,讓我趁著冬日研究一二?”
冬日田間也沒什麼勞作,便是加上子淵的蔬菜大棚,也沒什麼活計。
倒是可以趁地方,研究研究方才的新想法,葉卓然心想。
蘇潤沒推脫,直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