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雜報一經發行,連街頭巷尾的小販都會扯扯詩詞。
唯二展露才華的孔樓和周澈,迅速成為書生們掛在口頭的人物,當真是聲名遠揚。
最後的風雲雜談,更是重量級。
裡麵刊登了瑞王趙翊的親事和靖遠公府的鬼火事件。
正如蘇潤所料,前者隻是被人了解,而後者則是被街頭巷尾津津樂道地議論起來:
“靖遠公府遭天譴了你們知道嗎?”
“聽說前幾日,深夜裡飄起各色鬼火,還有狐狸鳴冤,眠蛇擋路!”
“鬼火可是死人墳墓外才有的,靖遠公府不會殺了人埋在府裡吧?”
……
吃瓜是人的天性。
靖遠公府的詭異事件,以龍卷風過境之勢迅速席卷全京城。
等閉門思過的靖遠公收到消息,準備派人處理的時候,韓全連下獄前的褲衩顏色都被扒出來了。
以往,他在京城裡不知收斂,耀武揚威做下的種種惡行,鬨得是沸沸揚揚。
什麼打砸鋪子、調戲良家婦女、縱容狗腿子搜刮百姓……
一樁樁,一件件,全都被扒出來,還說的有鼻子有眼。
彆說趙叡散在京中的探子,連朝臣都聽了不少傳言。
這下,原本想撈韓全的勳貴集團,也傻了眼:
他們當日還以為蘇子淵隻是被逼急了,說說而已。
誰能想到他居然還真敢這麼乾?
韓全名聲臭成這樣,太子殿下肯定會查,他們怎麼撈?
萬一事情屬實,這一撈人,豈不是把自己都賠進去了?
至此,被迫偃旗息鼓的勳貴們,隻能聯合起來,瘋狂參奏蘇潤和經營司,隨意刊登公爵私事雲雲。
連帶著一些心裡有鬼的官員,也紛紛上奏彈劾。
甚至有勳貴遞了牌子進宮告狀。
這時候,趙翊擋箭牌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熙和帝連紫宸殿都沒讓他們進,隻派了許忠義前去傳旨:
“陛下口諭,瑞王成親在即,非邊關急報等要事,皆推至後日早朝再議!”
“諸位大人,請回吧,莫要擾了瑞王喜事,引得陛下動怒。”
平西侯還想掙紮,但小寒將至,京中已下過兩場小雪。
在殿外與手執拂塵的許忠義諸公糾纏半晌,見他不鬆口,冷到瑟瑟發抖的平西侯,隻好垂頭喪氣的回去了。
許忠義高立台階之上,目送他們離開,冷嗤道:
“死到臨頭,還冥頑不靈。”
輿論一經發酵,自然是越快阻止越好。
錯失了挽救的最佳時機,勳貴們隻能看著京中輿論裹挾著韓全,一去不複返。
趙叡趁機下令:
“這世界上沒有天衣無縫的事,監視靖遠公府動向,再派人循著京中的輿論去查,無論大事小情,不得放過。”
京城內,暗潮湧動,多方勢力博弈。
而天亮之後,趙翊的瑞王府,成為了京城上下的焦點。
喜歡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請大家收藏:()退親發家科舉路,六元及第娶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