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和勳貴鬥法,百姓趁勢伸冤,搖旗呐喊。
往日京城裡數得上名的紈絝子弟幾乎全都落馬,包括作威作福的狗腿子都被下獄。
順天府、刑部和大理寺從早忙到晚,跟陀螺一樣,牢房塞得跟沙丁魚罐頭似的。
刑部尚書張明哲,邊親自填補雜報發行後種種律法空白,邊派人審理勳貴子弟案件,還得配合熙和帝在朝堂上跟勳貴們打擂台……
以至於他每次看到蘇潤,都直後悔自己當日拿了蘇潤一籃子果蔬,以至於現在要給他收拾爛攤子。
大理寺更是直接上書熙和帝,請求擴建牢房。
依蘇潤看,熙和帝叫停雙方,未必不是存了省錢的想法。
不過他這些日子,天天盯著經營司這一畝三分地,時刻提防勳貴衝進來,把自己的小白菜拱了。
如今勳貴們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不鬨幺蛾子,蘇潤也終於到了撒手的時候。
至於接手的人選,他早有準備:
翰林院那麼多搞學問的,寫文章不是手到擒來?
反正清逸在翰林院,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幫他乾乾活!
對此,趙叡、宋修齊以及上峰荀陽都沒發表什麼意見。
趙叡甚至直言:
“本宮早就說過,低於你品級的官員,需要他們做什麼,任意調動、安排,不必來稟,隻要你彆帶著他們瞎胡鬨就行。”
趙叡唯一拒絕蘇潤的,就是找到雜報接手人,就回家休息半月的要求:
“子淵,年末戶部要整理賬目,經營司今年是大頭,你得留下核算。”
他妹夫的算賬速度,一個頂三個,還不會出錯。
二十歲,正是拚搏的年紀,這時候不讓他發光發亮,那就太可惜了。
雖然趙叡沒讓蘇潤實現提前半月放年假的夢想,但深知妹夫秉性的他,主動道:
“待來年初,你與婉兒成親,本宮允你一月婚假可好?”
官員婚假有七天,就算加上這積攢的半個月,加起來也不到一個月。
這麼算,還是蘇潤占便宜。
“那就這麼說定了!”
隻見方才還無精打采的蘇潤,立時抬頭,毫不猶豫應聲,緊接著屁顛屁顛出宮了。
蘇潤許久沒來過翰林院,自他進門那刻起,就不斷有小官小吏來見禮打招呼。
今時不同往日。
蘇潤如今有政務要安排給他們,因此,見有人湊上來,也會客客氣氣多問兩句:
“最近看京城風雲雜報了嗎?覺得哪篇文章寫得好?”
“周明源的詩很有韻味?那你的詩比他如何?”
“你覺得雜談有篇文章寫的有些保守?那你說的可太對了!潤也這麼認為!”
……
這讓不少坐冷板凳的修撰、編修、庶吉士等都來了勁兒。
眾人隻知道雜報是蘇潤領頭辦的,但不清楚文章誰寫的。
蘇潤問什麼,大多數人也如實說。
至於那小部分有意諂媚的,蘇潤也沒當回事,左耳聽,右耳出。
除了雜報之外,蘇潤也主動問起他們日常事務,大概做個了解。
蘇潤一路走一路寒暄。
等到翰林學士古策的辦公廳外時,他身後已經跟了十多個人,個個都依依不舍的看著他:
誰不想攀著蘇潤這個高枝,離開翰林院,尋份好差事?
他們都是科舉獲勝的佼佼者,卻一直蹲在翰林院坐冷板凳。
年複一年,陛下不再記得他們的名字,而他們也漸漸被磨平棱角、磨滅心氣。
“都先回去,記得彆出翰林院,等會兒有事找你們!”
蘇潤的交代,讓這些人重獲希望。
而後,他輕輕叩響房門,報上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