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末。
長長的迎親隊伍將城西整條街道堵的水泄不通。
伴隨著一聲“落轎”,十六抬花轎穩穩落在蘇府大門外。
緊跟著,一隻骨節分明的手,伸入轎子。
同時響起的是蘇潤的聲音:
“瑤瑤,我牽你出來!”
趙婉在喜娘的幫助下,輕輕將手覆上去,跟著被溫熱的大掌牢牢握住,慢慢牽出去。
十六抬大轎,光是支撐轎子的抬杠就繞了轎子幾圈。
蘇潤擔心趙婉穿著喜服不方便,等趙婉出轎站穩後,腰杆一彎一挺,就將把媳婦公主抱起來了:
“瑤瑤彆怕,我抱你進去!”
趙婉先是一驚,而後眉眼自然流露出愛意,唇角也不自覺上揚。
蘇潤這手騷操作,給旁觀的人看呆了:
“哎?這怎麼是駙馬抱著公主進府?”
“轎子前不放馬鞍和火盆嗎?”
“這不合規矩啊!”
……
百姓議論紛紛,連部分官員都小聲交流起來。
跟禮部關係近些的,還湊過去打聽緣由。
這讓備受質疑的喬方隻能苦笑:
有什麼辦法?
誰讓他拗不過駙馬爺呢?
一般情況下,女子出嫁,下轎前,轎前都會放置一個火盆和一個馬鞍。
原本,趙婉需要在宮女的攙扶下跨過火盆和馬鞍,寓意著從此離開娘家,踏入夫家,同時也象征著驅邪避凶、平安幸福。
但流程還沒遞上去,就在蘇潤這裡卡住了。
蘇潤說什麼都不乾:
“水火無情,我媳婦萬一被火燒著了,你能賠我一個?”
“還有那馬鞍,人腳下又沒長眼,要是摔著了怎麼辦?”
“還有什麼驅邪避禍?我媳婦是公主,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是福地。”
“至於回娘家,她想什麼時候回去,就什麼時候回去,我當丈夫的都不介意,彆人介意什麼?”
連喬方退而求其次提出的踢轎門都被懟回來:
“我娶媳婦是為了成家,不是為了打架,互踢轎門乾什麼?”
搞不定蘇潤,加上熙和帝和太子也沒明確反對,喬方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瑤光雖然不知內情,但知道肯定是蘇潤的主張,心裡頓時暖暖的:
有夫如此,妻複何求?
蘇潤抱著趙婉跨過高高的門檻,一路往裡走,絲毫不吃力,看樣子打算直接抱趙婉去正廳拜堂成親。
趙叡見此,滿意點頭:
果然,他早早就讓人教子淵習武是對的,不然哪兒能抱的這麼穩當?
這家沒自己得散,太子心想著,大步跟上去。
趙翊和荀陽先一步到了蘇府,也將瑤光殿的事情說給了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