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和帝下旨,命工部根據輿圖統計需要鋪設水泥的地方,又讓戶部預估所需的銀錢數額,而後就下令散朝了。
就這樣,崔毅和宋修齊又因政事綁到了一起。
等熙和帝一走,剛才接旨時還樂嗬嗬的崔毅,當即臭著臉看向宋修齊,重重‘哼’了一聲,扭頭就走。
見狀,宋修齊腳步一轉,抬腿從另一個門出去了。
連兩人手下的侍郎都鬥雞似的互相瞪著對方,眼裡恨不得射出刀子來。
但等他們再轉頭看到蘇潤,態度又明顯和善起來。
看到這一幕,蘇潤皺眉歎氣:
“我可太難了!”
他大抵是屬南瓜的吧!
之後,他一溜煙躲入人群中,拽著梁玉一起,悄悄溜回了東宮,免得遭受無妄之災。
接下來幾日,工部和戶部忙著水泥雜事,玉泉六子也沒閒著。
春分之後,戶部調了不少農官上京,葉卓然和蘇豐天天泡在玻璃大棚研究不同糧種的創新。
張世從翰林院吸納了一批人才,打算將風雲雜報,從京城擴展到各省省城,再一步步往府城、縣城擴張,忙得腳不沾地。
司彥和徐鼎恪儘職守,專注的沉浸在自己份內之事。
而蘇潤和梁玉就比較慘了。
兩個不怎麼喜歡鑽研學問的家夥,為了做好科舉考官,整日蹲在東宮做學問,叫苦連天。
偶爾還肩並肩,苦大仇深的去國子監找秦鑲、或者去翰林院找古策請教學問。
短短半月,蘇潤人都瘦了。
為此,他有一日下值回家,跟趙婉一起探討學問的時候,還開玩笑似的說:
“衣帶漸寬終不悔,學問消得人憔悴。”
雖然有名仕大儒教導,還有媳婦一起鑽研典章,但蘇潤依舊會被逼急。
他實在寫不出好文章的時候,就會抱著書本去紫宸殿霍霍熙和帝和太子趙叡。
蘇潤臉皮厚,去了什麼也都不乾,就往那兒一坐,專注地盯著他嶽父和大舅子。
盯得趙叡煩了,就會放下公務,跟他交流學問,還順帶命人給他上些吃食。
對此,蘇潤不僅理直氣壯,還會借機拍熙和帝龍屁:
“文章千古事,兒臣寫不出千古流傳的文章,就隻能來父皇這兒吸吸龍氣,精神精神。”
以至於到後來,蘇潤隻要往那兒一坐,許忠義就自發讓人去給蘇潤上茶點。
與此同時。
他對麵聽到動靜的趙叡,會頭也不抬,無奈而又熟練的開口:
“子淵,今兒又怎麼了?”
等解疑答惑完畢,蘇潤也吃飽喝足,這才會心滿意足走人。
轉眼,就到了要去翰林院當苦行僧的前一天。
三月初六。
傍晚。
暖黃燭光將屋子點亮,趙婉、謝天恩正帶人給蘇潤收拾東西。
謝天恩在書房收拾筆墨紙硯、經史子集等做學問用的玩意。
趙婉則是在臥房,收拾衣裳鞋襪等基礎起居用品。
心疼夫君要在考院足不出戶待半月有餘,趙婉很是細致的給蘇潤收拾了一大堆物件。
蘇潤進來時看到個碩大的箱子,還嚇了一跳:
“豁!這麼多?”
趙婉蓮步輕移,笑語盈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