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蘇潤貼臉開大,但話也沒說錯。
他的題目或許是出難了些,可會試三場共計二十二篇文章,並非一文定生死。
這種情況下,舉子落榜,那隻能說是技不如人,被其餘人碾壓了。
想把責任甩給蘇潤,那他可是不背黑鍋的。
而在場的,除了朝廷官員,就是來京城參加會試的舉人。
能走到這一步,無論眼界、見識還是學識、心性,多少都比常人強點。
哪怕有舉子嘴上抱怨兩句,也不是那種真怨天尤人的家夥。
所以,在場零星幾個抱怨的舉子,話才開了個頭,就被人懟回去了。
梁玉自然是無條件幫自己好友說話:
“會試乃是集天下讀書人於一堂,比學識高低之試,若出的題人人都會,又如何能選出良才入朝廷?”
張世緊隨其後:
“就算答不出明命二字,也該知道從彆的地方破題作文。”
“這點道理,連童生都知道,難道參加會試的舉人們會不知?”
連盧遠都說:
“在下此題答的是天圓地方、倫理秩序,雖沒有解出蘇駙馬的難題,但還是僥幸取中。”
“諸位沒有取中,也不見得是蘇駙馬的問題!”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那幾個抱怨的舉子為了不被口水淹死,隻好灰溜溜的走了。
都不用蘇潤出手,局麵便儘在掌控之中。
而蘇潤解釋完也沒有直接走人。
今日,他除了公布破題之法外,還要幫孔樓證明會元之位名副其實,並完成熙和帝收攏大炎士子之心的想法。
因此蘇潤另有打算。
“安靜!”高台上,蘇潤揚聲大喊,同時單手抬起往下壓,做了個噤聲的動作。
見狀,眾人漸熄議論之聲,紛紛抬眼往上看。
蘇潤繼續道:
“諸位都是大炎不可多得的賢才,今日能彙聚一堂,也是緣分。”
“恰好潤這裡還有幾個同樣有趣的圖畫題,有的可拆字,有的乃寫實,不若我們來個擊鼓傳花的遊戲如何?”
文人都愛附庸風雅。
從古至今,曲水流觴、玄學清談等都是文人湊在一起搞出的樂子。
蘇潤是大炎第一個六元及第的狀元,在眾書生眼中,那就是神的存在。
因此,他話音剛落,下首附和聲甚眾:
“蘇狀元好雅興,吾等自然奉陪到底!”
蘇潤笑笑,將規則說清楚:
眾人圍成一個圓圈,出題人背對著人圈以槌擊鼓;
鼓響時開始傳花,鼓聲停下,花在誰手中,誰就要解答題目;
若答不出,則罰酒一杯並退出戰圈,答出者則要另出一題,並出圈擂鼓,出不了題的,也得罰酒退圈。
至於題目則是如縣試出題那般,寫在板子上,命人在圈中遊走,以供眾人瀏覽。
對此,眾人興致高昂,連程介都很感興趣。
“樓這就命人安排!”孔樓一聲令下,場地很快就布置好了。
為了不讓朝臣們搶風頭,蘇潤客氣的把古策等人請去旁邊屋子裡:
“古學士,你們學識太淵博,要是把外頭那群舉人比的信心全無,那就適得其反了。”
至於蕭均、孔元和徐鼎等人則是在蘇潤的默許下,混入人群,快樂遊戲。
不過彆人擊鼓傳花,是圍一圈。
輪到蘇潤這兒?
鑒於參與的人太多,隻能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好幾圈,院子全都站滿了。
這人潮擁擠的模樣,連粗枝大葉的梁玉,都忍不住在遊戲開始前,擔憂地問:
“子淵,這可怎麼玩啊?”
蘇潤則是胸有成竹的回答:
“放心,看我的!”
緊跟著,眾人各歸各位,高台上的蘇潤深吸一口氣,提起鼓槌狠狠往下一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