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官吏成親,可獲七日休沐。
司彥和新婚妻子蜜裡調油,蘇潤等人則是苦哈哈繼續修路。
京城外的修路事宜,以熙和帝的聖旨為準。
但京城附近還是歸屬蘇潤負責。
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蘇潤鋪的攤子就大多了。
他大手一揮,京城內過半的道路都暫停通行。
除了紅麻繩、告示和巡邏差役外,還放了大大的立牌提醒。
連達官顯貴居住的城西和最為富庶的中央大道,也在第二批修路的範圍內。
由於劃定的道路多,蘇潤這次還特意征調、借調乃至雇用了不少手藝匠人。
對此,蘇潤給出的回答是:
“彆看工部兩百名熟手,這數量聽著挺多,但日後真的開始修築聯通京城和邊境的東西要道時,這兩百多人根本不夠分的!”
“總不能一個縣隻分派一個有經驗的匠人去指導吧?”
“趁著正式修路前,多培養些熟手,日後也能省心些。”
今年是閏年,芒種跑到了五月初十,等北方的百姓農忙完,差不多就到六月了。
屆時,自會有不少壯勞力,想入城打短工補貼家用,朝廷正好借機征調力役修路。
熙和帝不是苛待子民的皇帝,如今國庫充實,他也有能力惠及百姓了。
因而此次征調的民夫,朝廷不僅管吃管喝,還會一天給十文錢貼補。
雖說比不上他們出去乾活賺的錢多,但比以往服徭役時,連飯菜都得自己帶的境況,的確天上地下,兩極分化。
因而,六月份之前,朝廷都是在嚴選前往地方督促修路的官員,分批次派往地方籌措資金,並進行勘探路況等準備工作。
蘇潤正好打個時間差,借京城修路的機會,多培養些有經驗的匠人,以便來日派去地方監督修路。
有了新手,上次負責修路的兩百多熟手,就順利成為監工,每十人一組,負責一段道路,手把手教新人乾活。
連督察院的禦史們,都提前開始巡視修路事宜。
為此,京城內外連著好些日子都通行艱難。
百姓們時常能瞧見灰頭土臉的官員們進進出出的忙活,倒是看了好些日子的熱鬨。
至於蘇潤?
雖說他每日都要城內城外巡查好幾遍,盯著進度。
但百貨商樓位置優越,正處於修路的中心地帶。
蘇·扶弟魔·行,心疼小弟修路辛苦,直接在百貨商樓旁邊的小巷裡,用布遮出大片陰涼地,不僅放了桌椅板凳,還擱了幾張小榻供蘇潤和匠人差役等人休息。
有時候天氣太熱,還會專門安排人不定時送冰塊降溫。
張芸、李氏和趙婉也是一樣。
雖然知道朝廷管吃管喝,但還是會時不時送些點心果子之類的過來。
連蘇安福和蘇興旺都拿過銀子,給匠人們買吃買喝。
反正錢夠花就行,太多了反而惹人忌憚,蘇家也樂得多做些善事。
梁父梁母也是一樣。
要是彆人這麼會來事,蘇潤肯定防範得緊。
但自家人嘛,他就不糾結了:
“不用客氣,都不用客氣,大家該吃吃該喝喝,本官請客,二哥付錢!”
有家裡人照應,蘇潤的小日子過得規律而舒適:
每日,天蒙蒙亮,蘇潤就牽著威風凜凜的狗子出門巡視,看前一天修好的水泥路,有沒有被破壞。
等內城巡視完,已是天光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