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老子看著龍師所講的話語,臉上充滿了笑意。
“與道玄同,和光同塵”
“隻有去掉人欲,太上忘情。與宇宙萬物和天道規律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不朽啊”
“世界上唯一稱得上不朽的,隻有道”
雖說有些地方,他仍然持有不同觀念,但大體上這位龍師所講和他的觀點不謀而合。
“完美的不朽必將招致精神的衰敗,這持明一族能以萬世不滅,儘是依靠著褪鱗化卵之法,以達輪回自足...”
“這等玄妙法門,當真是順應大道,圓滿無缺啊”
老子好奇的看著畫麵中,那些年老的龍裔躍入大海,隨後身形逐漸消散化作珍珠般的卵。
這和他所推崇的觀念極為契合。
隻不過他依然不是很看好這持明族的未來,剛剛光幕中那位龍師所講。
龍尊亦有凡人心竅,飲月君似乎因為某種外力影響,導致飲月之亂,被強行褪化,逐出仙舟。
這就代表,所謂的龍裔一族遠沒有達到消除人心的固執,亦無法消除彼此分彆的境界。
終究是被世俗不同的觀念所狹製,稱不得合道二字。
既然如此,又怎能稱為【不朽】?
“不知那遊弋於太初混沌的萬龍之主,又是何等風采”
而一旁的孔子則對著長生之法似乎並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五位龍尊身旁出現的人物介紹。
更準確的講,他是對其中蘊含的知識感興趣。
“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複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孔子眼神中透露出極其濃鬱的求知之色。
“這位天風君,背生雙翼,掌應龍之傳。莫非記載中的南極,是天幕中所顯露的位置?!”
“炎庭君,虯龍。冱淵君,蛟龍,昆岡君,地龍”
“朝聞道,夕死可矣。若能探求光幕所講知識....”
而在兩位大賢身邊,孔子的其他幾位弟子,則已經開始討論起來了。
他們嘗試去辯論光幕中所傳達的道。
而在另一邊,那位釣魚的莊子也發出了和老子極為相似的評論。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倒是我小看這不朽的龍咯”
莊周坐起身來,一把抓住被魚兒拖拽,而搖晃不止的魚竿。
他順著魚遊動的方向慢慢收杆。
“這龍師口中的不朽倒是和那位先賢老子的思想不謀而合啊”
“道應當是周而複始的循環,每一次死亡,即是新生的開始。隻有完整經曆過誕生,成長,老去,死亡。才能稱得上接近了道”
隻聽見噗通一聲,一條碩大的魚兒躍出水麵,在地上不停的撲騰。
“不經曆死,哪懂得生。若無死這一概念,又哪來的生這一概念”
“若無消亡,何談不朽?”
莊周搖晃著腦袋,提溜著大魚朝家中走去,渾然不顧身上的泥濘。
“我看呐,這所謂不朽的龍,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自我踏入消亡,通過湮滅自身融入道”
“周而複始,輪回自足,一龍隕,萬物生。不朽啊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