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左腿盤坐,右腿自然下垂,纏繞著一處荊棘。
看到這一幕,在光幕下的寺廟裡,部分僧侶止不住垂下眼。
“藥師慈懷,以身受荊棘之苦,替代眾生之苦,大慈悲矣”
“我等眾信,願為菩薩塑金身,日夜香火供奉,願菩薩護佑我等”
一群高官顯貴們聚集在一處金光閃閃的寺廟內,跪地祈願。
此刻的藥師,一手持麥穗,一手拈念珠。其他手臂各自結印,做拈花一笑姿態,無比慈悲的看向光幕外。
所有人都清晰的感覺到,藥師的目光仿佛透過了光幕,正在注視自己。
這時,豐饒星神的介紹也如慣例般,出現了。
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藥師是眾生哺育者,樂土之神,旨在令生命興盛不熄。
祂是從不拒絕祈願,不忍視衰亡和病痛的星神。
【花兒肆意綻放,迎向無法逃避的凋零;鳥兒展翼啼唱,飛向無法逃避的墜落;
.....
緣何萬物必要消亡?,宇宙間必有一方靈藥,足以醫治名為【短壽】的頑疾】
——佚名,《此生苦短》
【豐饒】藥師:
令她感傷的是,永恒的生命沒能讓她積累無限的智慧,反倒那些曾被她視作珍瑰的,開始變得模糊,一去不返。
清朝,乾隆時期。
這位自稱文殊菩薩轉世的清朝皇帝,自然十分推崇佛教。
在看到天幕上出現的豐饒星神——藥師時。
他整個人激動非常,甚至急促的打斷了朝會上,正在奏報洪災的災情和難民們安置措施。
“和珅,立刻通報下去,召集天下所有大德高僧。朕要在宮內舉辦七天七夜的水陸法會,效仿藥師王菩薩,為眾生祈福!”
“令諸有情,所求皆得”,乾隆整個人狂喜不已,哈哈大笑。
他漲紅了臉,狂熱的看著天幕上那位堪稱曼妙的藥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菩薩在上,請降下賜福,護佑朕長生不老,永無病痛之苦”
“朕一定讓我大清永世延續,朕會讓大清所有人都在家中為菩薩您鑄造金身,日夜供奉!”
而在嘉靖那邊,則出現一幅極為滑稽的場景。
“菩薩,菩薩!,為什麼會是佛家的藥師王菩薩!”
“祂是從不拒絕祈願,不忍視衰亡和病痛的星神。”,嘉靖身穿道袍,憤怒的將在房間內亂砸一通。
他喃喃自語道:“為什麼這位從不拒絕的神明,不賜福給朕。難道朕一直信奉的道教,信奉錯了不成?”
“不會,不會的,那位不朽的龍,那位巡獵,不都是我道家的仙神嗎”
“我沒錯,我沒錯!”
至於那位秦皇,則彆有一番趣味。
春秋時
老子在和孔子探討完畢後,他騎上自己的老牛,一邊思考著新的道,一邊沿著溪水漫無目的前行。
他對於天幕上這位藥師,倒是沒有什麼索求的欲望。
而他所處的時代,也不存在什麼佛教經典,他也不知道藥師在佛教中的映像。
“這位星神倒是悲天憫人,隻要向其發出祈願,便會降下賜福,使其脫離壽命的狹製,不受病痛之苦”
老子歎了口氣:“但這豈不是打破了生死輪回的道,陰陽有序,自然生死,這是天地皆不可違的大道”
“這般隨意播撒長生的賜福,當真不會導致更多的災殃嗎?”
“如人人不死,又不斷嬰孩出現,宇宙真的能容納如此多的生靈嗎”
可笑這眾生百相,都念得藥師的慈懷,都誦的藥師經的典文。
不顧一切向祂乞求賜福。
可卻忘了,在另一本佛教經典中,卻寫著這麼一句話。
這本被稱為: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的法華經中明確寫道: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喜歡星穹鐵道:當古人遇見星神請大家收藏:()星穹鐵道:當古人遇見星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