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朱元璋所猜測的那般。
畫麵中,當人群擁擠著分完發放的食物後,便漸漸離開了這裡。
但阿蘭卻依然站在原地,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
“喂”,剛剛的那位男孩拍了拍阿蘭的肩膀,喊道:“你還站在這乾嘛呢?”
“怎麼?你看上人家小姐了?”,他打趣道。
“行了,趕緊走吧。咱們出來的匆忙,基地的陷阱都沒來得及布下,要是有人闖進去偷東西就不好了”
男孩絮絮叨叨的催促起來。
“我要還上這筆錢...”,阿蘭的聲音從前方傳來。
他微微抬頭,看向了遠處台上那位粉紅色頭發的女孩。
“既然吃了她們給的食物,就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是嗎?”
“啊?”,臉上帶有疤痕的高個男孩發出了極其詫異的喊聲。
“不是,你腦子沒問題吧?人家是在花錢賺名聲,你是被利用的那個東西!”
“再說了,人家錦衣玉食,錢都是大風刮來的。還要你這個流浪漢還錢?!”
“受了人家恩惠,就要報答這次恩情。”,阿蘭轉過身來,看著自己的同伴,十分認真的說道。
“正如你所說的,我身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進行報答。那就付出相應的錢財吧,這樣最簡單”
“一天不夠,就兩天。乃至於十天,百天。我會攢下錢還給她們的”
“不是因為她們要我這麼做,而是因為我自己想要這麼做...”
唐朝。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知恩圖報,義氣難清呐”
杜甫在看到天幕中,阿蘭的過往故事,和他身上那股正玉之氣。
心中不由得產生一股敬佩之情。
“此人年齡雖幼,出身寒苦,與凡世間啄食。”,杜甫舉起手中酒杯,對著天幕中阿蘭的身影一傾。
“卻能保持這顆赤子之心,實在難得,當敬一杯”
按理說,一個無依無靠且出身貧微,還常年混跡於社會暗麵的人。
早該沾染市井習氣了,不說作奸犯科,小偷小摸也得做上幾件。
可不曾想,這位叫阿蘭的男子,居然如泥沼中的青蓮一般。
出淤泥而不染,仍能保持這般方正模樣,著實令人敬佩。
...
“是啊,我也曾多次見過災疫之年,那些寺廟道觀或者善堂施粥救難的”
“且不說如此人一般心懷感激,知恩圖報。趁亂竊取主人家財物的,我也是見過不少了”
高適接過話來,同樣舉起一杯酒靠在了杜甫的杯子旁。
至於李白?
他已經喝了太多酒,倒在一旁的桌上呼呼大睡了。
不然,李白指不定還能就著醉意,為後世的學子們留下一篇詩句呢~
當阿蘭和自己的同伴在一旁爭辯時。
他們的行為也引起了艾絲妲母女的關注。
艾絲妲在身邊護衛的保護下,緩緩走進了阿蘭的身旁。
“那是我第一次和小姐說話。也是在那之後,我成為了護衛來保護艾絲妲小姐”
阿蘭的回憶聲從天幕中響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