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聖城的路上,隨著眾人紛紛休憩。
丹恒卻獨自待在一旁,思考起這一路走來的事情。
“泰坦,黃金裔,末日”
他在心中默默念著這幾個詞彙。
“曾經創造了人類的泰坦,如今變成了人類的敵人,泰坦們就是所謂末日時刻的原因嗎?”
“但是...剛剛的詩歌中,又說明黃金裔是被那位刻法勒所選中的救世者...”
“以及,能夠修複擊雲的鍛造技藝。不知是真是假”
在不曾知曉黑潮存在的之前,丹恒就目前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翁法羅斯是一個以宗教信仰為主的文明,社會的發達程度並不是相信中那般落後。
二:泰坦神因為某種原因發生了內部的爭鬥,一部分想要滅亡翁法羅斯,一部分想要保護翁法羅斯。
“紛爭泰坦屬於前者,刻法勒屬於後者?”
“這一路上,人們對於紛爭有所抗拒,對於雅努斯和刻法勒則較為崇敬...”
因為丹恒還不知道有黑潮這個事物存在,而白厄在之前的對話中又稱泰坦是如今人類的敵人。
所以他自然將泰坦與末日時刻,相互聯係了起來。
“三重命途,三位令使,十二位泰坦...這其中有什麼聯係嗎"
“這位叫做丹恒的男人究竟是什麼人?這種敏銳的觀察和思考能力,真是令人驚歎”
亞曆山大十分好奇的聽著丹恒做出的一係列的推論。
基本上除開因為情報不足,而產生的一點紕漏之外,幾乎都沒有出錯。
而且這一路上,看著二人組的戰鬥風格和手段之後。
亞曆山大也能很明顯的察覺到他們和白厄這些黃金裔的不同之處。
這使得他,對於開拓者,星穹列車和一直提及的星神以及命途行者。
產生了更加強烈的興趣。
“這些人能夠乘坐會飛的鐵盒子在宇宙中遨遊,這也是星神給予他們的賜福嗎?”
“命途行者,會不會和黃金裔們一樣,也是通過信仰星神然後獲得的力量”
“或者說,更像是神話故事中的那些半神英雄們一樣...”
亞曆山大腦海中一下子冒出了一大串關於二人組身份的猜測。
至於星神,命途和命途行者這幾個詞彙。
由於他們這些西方人,第一次接觸天幕就是翁法羅斯這種和希臘神話高度相似的世界。
所以亞曆山大自然是將希臘的神話體係帶入到了星神的身上。
星神=奧林匹斯主神
命途行者=信仰某位主神的信徒
命途=不同主神司掌的權能
而這些不同的力量,則是因為信仰不同,所以從星神那裡獲得的力量不同。
“感覺應該差不了多少吧?”,亞曆山大看著紙上自己寫的簡略體係。
至於對二人組的評價,則更是因為沒有見過兩人全力出手的模樣。
所以對丹恒他們的評價也沒有太高。
“穹和丹恒兩個人,似乎也沒有展現過極其強大的力量,能夠對白厄和泰坦眷族們產生碾壓的態勢”
“力量上的差距,應該也不算太大吧?”,他抬頭看向天幕中的丹恒兩人,狐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