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西方的其他地方。
這幅史詩般的悲劇人物——紛爭泰坦【尼卡多利】,有關這位高傲武者的故事令人許多作家都產生了大量的靈感。
獨自背負翁法羅斯的創傷,廝殺在黑潮出沒的第一線。
哪怕被人誤解,依然與黑潮抗爭到底。
可結果卻是墮入瘋狂,淪為幫凶,成了背棄戰士榮耀的瘋王。
“懸鋒人的信仰,需由懸鋒人維護祂的榮光。既然吾神墮入了瘋狂,便由我來為送祂最後一程”
“啊,這悲劇的氣息已然充斥於我的靈魂中了”,莎士比亞聽著天幕中傳來的對話,腦海中已經在構建一幅幅劇目了。
“高傲的戰士不屑於解釋自己的行為,他被自己庇護的存在誤解、汙蔑,也未曾停下燃燒自我的舉措”
“最偉大的存在,卻被盲愚者塗抹妄言,篡改祂的榮光”
“哦,多麼淒慘的結局,多麼打動人心的故事啊”
莎士比亞用那熟悉的詠唱調,念誦著他所構建的劇本走向。
而在未來,莎士比亞會描述一篇有關法國聖女貞德的故事,或許正是出於這種心理。
導致他所描述的貞德,和尼卡多利似乎有同樣的結局。
回到天幕這邊來。
在聽到萬敵的反駁後,獅首開口解釋道:“是吾等的...信仰。祂因黑潮陷入瘋狂...由受人恐懼的戰爭圖騰,淪為了一頭墮落的...野獸”
“祂...不,它被蒙蔽了神智,行駛那毫無榮光的手段,定下了可恥的陰謀”
說到這裡,氣若遊絲的獅首不再和之前一樣斷斷續續,它掙紮著用最後的氣力懇求道:
“邁德漠斯,吾等懸鋒的王啊。我懇求您,懇求您行使紛爭的刑罰,給予那墮入瘋狂的泰坦審判”
“令它以戰士的身份,滿懷榮耀的...”
最後一句話尚未說完,這位懸鋒的賢者便徹底陷入了永眠。
戰士的榮耀。
這一句話,可謂是貫穿了整個懸鋒人曆史的信標,也是對他們最好的形容詞。
黃金獅首,這位被懸鋒初王【歌耳戈】親手斬下頭顱的雄獅惡獸。
明明被懸鋒人所殺害,卻並未因此怨恨他們,它被歌耳戈的戰士氣魄所折服。
被嵌入城牆後,依然用自身的智慧指引懸鋒人前進的道路。
戰士的榮耀。
這被紛爭泰坦定下的規則,被每一位心懷高傲誌向的戰士所信奉。
【不限種族,不分性彆】
而【背棄榮耀的戰士,必須以死亡來洗刷這份罪責】
斯巴達的城邦內
“追尋戰士的榮耀啊...哪怕為此赴死”,列奧尼達眼神欽羨的看著天幕中的故事。
他沒想到,這黃金獅首居然真的就是那被懸鋒初代國王歌耳戈,所斬下頭顱的惡獸雄獅。
而之所以選擇為懸鋒人建言獻策,也是被紛爭泰坦和懸鋒人身上的那種視榮耀高於一切的精神所折服。
“真想生活在懸鋒城裡啊,真想一睹這紛爭泰坦和懸鋒人的氣象”
“能夠作為一名戰士,在追尋榮耀中死去...真羨慕啊”
列奧尼達心中對於這個和他們斯巴達在各方麵都有所類似的懸峰城,可謂是心向往之。
不行卑劣之事,不設陰謀詭計,視榮耀高於一切,追尋戰死沙場。
這每一項誓言,都可謂是精確的點在了他的心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