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衛長的死亡和他那充滿怨恨的眼神與詛咒,給天幕之外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詛咒,無論是東西雙方,人們對於這個詞彙基本上是敬而遠之的。
特彆是西方,詛咒往往會和命運聯係在一起,是一種注定發生無法避免的存在。
難以想象,在一個神明行走於大地的世界上。
戍衛長菲羅克在臨死前對帕裡斯他們定下的這幾句詛咒,將會在命運中起到何等的效用。
詛咒他人被神明撇棄,沒有比這更嚴重的話語了。
“當初就不該將他從懸鋒的監牢中揪出來,就應該讓他死在懸鋒的劍刃之下”
君士坦丁堡內,久未露麵的君士坦丁對於此次的故事,抱有極大的惋惜和憤怒。
他為了儘忠職守的戍衛長而悲歎,這個男人一生都在履行他的職責,從不以個人的情緒行使不公的決定。
哪怕他從心底怨恨元老【俄諾涅】和帕裡斯,也依然履行了自身戍衛的職責,用生命保護了元老。
“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值得被所有人敬仰。公正,理性,冷靜與正義”
“他敢於反駁元老的話語,勸阻她不要讓紛爭眷屬進入奧赫瑪”
“但那之後,卻又第一個站出來,主動維護成為了奧赫瑪子民的天譴獵手,隻因如今的她也是自己要保護的一員了”
可是,令君士坦丁沒有想到的,這位勇士最後竟然落得這麼一個下場。
他心中一直積累的情緒,也是在死前才說出口。
“帕裡斯,你的行徑必然會隨著菲羅克的死而被眾神知曉,你也將被眾神撇棄,成為神之棄民”
“你無權稱自己為浪漫的踐行者,你所做的一切便是在否定浪漫的存在”
在君士坦丁眼中,帕裡斯雖然一直在談論和追求浪漫,但他卻從未被浪漫投來注視。
而除他之外的其他人,卻反而都行走在浪漫的道路上。
戍衛長【菲羅克】,他雖然口中稱自己是因職責不得不死。
“但即使他並未擔任戍衛長一職,隻要有其他手無寸鐵的奧赫瑪公民在他麵前受難“
“這個男人依然會勇敢站出來,保護他人,那怕代價是獻出自己的性命。這便是屬於勇者的浪漫”
那位天譴獵手,紛爭的女兒,如今奧赫瑪的普通少女。
“她在奧赫瑪人的包容和善良下,懂得了世界上並非隻有紛爭這一種存在”
“因此她選擇脫離紛爭,成為保護奧赫瑪的守衛。而她所冀望的是和自己的心上人同生共死,這是屬於紛爭的浪漫”
誰說浪漫就隻能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愛?
君士坦丁記得自己小時候,曾看過的那些英雄史詩和神話故事。
小時候的他常常看著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幻想,幻想自己也能如同這些英雄們一樣,或是救助他人,或是建立偉業。
這不正是浪漫的其他形式嗎?
帕裡斯將浪漫局限於與人與人的愛情之上,這是何等的狹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