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其一:【對泰坦而言,隕落是否等同於死亡】
死,是一個動作,一個過程;
正如世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便在逐漸死去。
死亡,是一種狀態,一種終結;
正如心臟停止跳躍,呼吸停止律動,這一刻便抵達了死亡的終點。
對於凡人們,死便是極為漫長的過程。
那麼,對於泰坦而言呢?
“相較凡人,泰坦在空間和時間的尺度上更為宏大,因而祂們邁向死的過程也更為漫長”
“所謂的隕落,不過是凡人出於無知的曲解”
那刻夏在人群前停下了腳步,抬頭看向遠處背負著那巨大天體的偉岸身影。
負世的泰坦,久未移動的巨人。
此刻的祂,是否還能聽見他人的聲音,是否還能作出回應呢?
那刻夏在心中默默思索。
“十分有趣的見解,閣下”,一旁的來古士在聽得那刻夏提出的問題後,不禁出聲讚歎起他的智慧。
正如那不願透露姓名的偉大的黑塔女士所言:【提問比解答更有意思】
“但卻十分難以證明或證偽。自幻滅世以來,偉大的負世泰坦便未發一言。學者和祭司們也都對祂的隕落,作出了宣言”
“也許是眾神太過傲慢,認為那些盲愚沒有溝通的資格”
那刻夏搖了搖頭,提出第二道問題。
試問·其二:【若天父的同袍發出提問,祂是否會作出回應】
“若是由我來提問,刻法勒想必沒有拒絕拒絕的理由”,他如此下達定論。
“喔...”,而一旁的瑟希斯卻發出一道意味深長的笑聲。
“十分有趣的問題,那如果尊神依然不予應答呢?”
身旁的瑟希斯和來古士同時發出好奇的聲音。
麵對兩人的目光,那刻夏毫不在意的朝著人群包圍的平台走去。
“若全無反應,就說明翁法羅斯人編撰的神話終究不過是故事。不,應該說是連笑話都不如”
【倘若泰坦已至終結,它便絕無可能作出回應】
古希臘
柏拉圖學院內
圍坐在水池邊的學士們在聽得那刻夏所提出的種種問題後,不禁陷入了沉思。
那刻夏,這位來自神悟樹庭·智者學派的創始人,給這些人帶來一個又一個值得思考的難題。
“倘若泰坦尚未終結,那麼就意味著.....”,其中一位學生喃喃自語。
另一人則接連附和,“意味著,祂正看著這翁法羅斯走向滅亡。那就意味著那刻夏的猜測是正確的,逐火是一場謊言。歐洛尼斯的話語才是真的”
“不,恰恰相反,這反倒是證明了刻法勒的仁慈與無私。祂是因背負天體而無法移動,因為動彈分毫,便會為世人帶來滅世之災”
“為何非要假設其尚未隕落呢?要知那凡是被剝離火種的泰坦,皆已埋入死亡,或許如今的刻法勒不過是一托負天球的支柱”
一人出聲,又一人反對。
正如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人們的爭吵聲逐漸在這水池邊開始蔓延。
大致的主要論調分為以下幾種。
【整個翁法羅斯神話都是虛假的,負世泰坦從不仁慈與包容,神隻一如既往的傲慢與漠視】
【逐火的神諭遭到了陰謀的篡改,這獵殺同族的神諭絕非出自刻法勒之口】
【刻法勒如同托負天空的阿特拉斯,祂並非不願回應,而是無法回應,隻因祂早已將火種獻出】
【刻法勒已經隕落】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