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北極熊國方麵的遠東鐵路運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在這種情況下!”
“北極熊國也拖不下去了,所以想儘早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隻要擊敗小鬼子的這部關東軍,北極熊國才能集中更多的力量。”
“以應對歐洲地區日益激烈的衝突。”
蘇長青看了一眼電報,對政委說道。
“目前,八路軍各部都在迅速擴招。”
“特一縱如果將擴招的兵力,都統計在內的話。”
“可以達到十萬!”
“每個縱隊的兵力,都將出現暴增。”
“不過戰鬥力!”
“將會下降不少,畢竟擴招之後,新兵的數量占比太多了。”
政委扶了扶眼鏡,對蘇長青說道。
“我滴個乖乖!”
蘇長青瞪大了眼睛,瞅著“撒豆成兵”的政委。
真想豎起大拇指,狠狠地誇讚一番政委。
在晉西大會戰之前,八路軍特一縱的兵力已經達到了4.5萬左右。
如果加上縣大隊、區小隊等地方部隊的話,應該有五六萬之多。
這才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還是在蘇長青、總部在控製隊伍太快擴張的情況下。
八路軍特一縱就達到了十萬人。
這要是讓山城那邊知道五台山根據地的具體情況的話,怕是會寢食難安吧。
就這擴軍速度,還真沒誰了。
一支軍隊!
初創的時間,是比較困難的。
畢竟建立軍隊的骨架,都沒有。
但一旦規模達到了十萬左右之後,擴軍就會變得更加容易一些。
畢竟老帶新!
能讓軍隊的戰鬥力不至於坍塌的情況下,軍隊滾雪球一樣的增加。
像日耳曼帝國,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製。
其兵力就不多。
但有框架和骨乾精英在,後續便打造出一支橫掃了整個歐洲的軍隊。
至於4野。
更是了不得,十三萬到百萬大軍入關。
橫掃了整個大夏。
說起來,這還是政委的功勞呢。
想到這裡,蘇長青還真想多謝一番自己的老同學了。
要不是他的大力舉薦,政委會不會來到五台山根據地。
還要兩說呢!
“戰鬥力下降是可以接受的,經過戰爭的洗禮。”
“我軍戰鬥力便會大大增強,這一點。”
“我並不懷疑!”
“如果加上其他根據地的兵力,我八路軍目前的兵力有多少呢?”
蘇長青突然提出了一個極為感興趣的問題。
蘇長青記得在百團大戰期間,八路軍的參戰部隊達到了105個團,總兵力約30萬人。
而新四軍的兵力在1939年底統計為約人。
因此,八路軍加上新四軍的總兵力大約為:+
=人。
至於具體到底有多少。
還是很難說清楚的,這些估計也隻有總部首長們知道一個大概。
甚至總部首長都摸不清楚。
就像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一樣,在攻打平安縣城之前。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隊,已經超過了一萬。
一個團!
愣是變成了一個師的編製。
就連楚雲飛,也為八路軍恐怖的擴編速度感到極度的震驚。
不過!
特一縱所在的五台山根據地,擴軍十萬。
而且還是在39年。
這絕對是個極度可怕的數據啊。
“目前的情況並不清楚,從各部報上去的數據,應該不會太少。”
“隻不過我們五台山根據地的群眾基礎更好,同時由於工廠、醫藥、紡織等領域的盈利,足以支撐更大規模的軍隊。”
“所以擴充速度,比之其他根據地速度更快。”
“關鍵是我們的兵工廠生產的武器裝備,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這是其他根據地辦不到的。”
“我們甚至能夠對其他根據地進行支援。”
“如果不是有意限製,再加上對其他根據地的支援,五台山根據地的兵力隻怕會更多。”
對於這個問題,政委也是有更多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