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將軍!”
“前線炮火越發的猛烈了,從青天黨軍炮火的密集程度來看。”
“應該是青天黨的援軍到了。”
“隻是不知道,這部分援軍是哪個部分的。”
葉將軍看向蘇長青說道。
“派出偵察兵,偵察一下來者是哪一處的。”
“另外!”
“發動地方部隊,按照我軍軍官的指示!”
“立刻以雲嶺為基礎,構建起彈性防禦工事。”
蘇長青的一係列操作,已經成功調動起了對手。
而接下來!
怕是要有源源不斷的青天黨軍,支援湯恩博部。
一旦新四軍跳出包圍圈的話,那蘇長青就會成為首要目標。
麵對青天黨軍的重點進攻。
也隻有建立起彈性防禦工事,才可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
擋住青天黨軍可能發起的猛烈進攻,才能為談判爭取更多的籌碼。
至於所謂的彈性防禦工事,則是蘇長青根據大夏國實際國情,再加上吸取了世界頂尖軍事防禦大師的理論。
而建立的一套防禦體係。
其包括多層次防線布局,工事構建與偽裝、障礙物與雷區設置、火力配置與指揮,以及後勤保障等幾方麵。
其中,多層次防線布局方麵。
設立觀察線:前沿部署少量警戒部隊,監視敵軍動向,及時報告敵情。
主防線:由多個“刺蝟陣地”組成,這些陣地相互支援,形成堅固的防禦網絡。
反擊線:配置機動預備隊,一般來說是裝甲部隊,但蘇長青以騎兵替代。
用於在敵軍突破防線時進行快速反擊。
工事構建與偽裝方麵。
戰壕與碉堡:挖掘多層次戰壕,建造堅固的碉堡,提供士兵掩護和射擊位置。
偽裝與隱蔽:利用地形和自然材料對工事進行偽裝,使其難以被敵軍發現。
障礙物與雷區設置。
反坦克壕與鐵絲網:在防線前設置反坦克壕和鐵絲網,阻礙敵軍坦克和步兵的推進。
由於青天黨軍的坦克、裝甲車規模小,且投入這一戰數量不多。
所以防禦部隊可以隨機應變。
地雷布置:在關鍵區域布置密集的地雷,對敵軍造成額外傷害。
火力配置與指揮方麵。
設立交叉火力網:將火炮和機槍等武器分散布置,形成交叉火力,覆蓋所有可能的進攻路線。
靈活指揮:賦予基層指揮官決策權,根據戰場變化迅速調整戰術,保持防禦的靈活性。
後勤保障方麵。
物資儲備:在防禦區域內儲備足夠的彈藥、食品和醫療物資,確保持續作戰能力。
交通網絡:構建完善的交通網絡,確保物資和人員的快速補給和機動。
要在之前,蘇長青就在秘密修建防禦工事。
隻不過沒有大張旗鼓。
隨著敵軍力量被調動起來,新四軍也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很快,新四軍總部就收到了最新的情報。
“軍長!”
“政委!!”
“動了,動了!!”
“是李品先部,李品先部!”
“根據我軍所得到的情報來看,李品先部的主力部隊已經被調離。”
“眼下東線防務空虛,蘇將軍讓我們急行軍。”
“以最快速度,由東線渡過長江。”
聽到周副參謀長這麼一說,一直在抽煙的政委,以及一直在研究地圖的葉軍長。
長鬆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新四軍指揮部的主力部隊。
都在往東線所在的方向前進,不過為了隱蔽性。
新四軍的指揮部主力部隊晝伏夜出,走的也是偏僻小道。
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避開敵軍耳目。
如今!
李品先部設在東線的主力被調離,這也意味著計劃成功。
隻要新四軍指揮部的主力部隊,能夠借著這個機會,以最快速度穿過東線。
就能跳出敵軍之包圍圈。
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