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坤直言不諱,新聯盛的三人是他最可靠的盟友,這類事情需要適當告知。
“不知道李生會如何改組?”
駱誌明急忙追問。
在新聯盛三人中,駱誌明的背景與其他幾人截然不同。
他出身於臥底。
隻是三年前執行任務時意外出了人命,駱誌明深感愧疚,主動站出來為淩耀昌承擔責任,坐了三年牢。
後來又因淩豐的安排,徹底無法回到警隊,隻能加入社團。
駱誌明內心始終懷揣著帶領新聯盛兄弟們走上正途的願望。
萬萬沒想到,如今如日中天的洪興也要退出了。
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洪興旗下的十五個堂口全部整合起來。”
“比如說果欄,那就得創立一個統一的品牌。”
“有了這個品牌的總體規劃,統一管理,事情就好辦多了。”
“簡而言之,過去是幫會兄弟各自為戰,現在大家聯手做事,自然不一樣。”
“不隻是果欄,隻要是十五個堂口共有的店鋪,像社區便利店、棋牌室、酒吧、餐館、電影院、電玩城等,都按照這種方式統一運作。”
“我們終究是要轉型的。”
“不然的話,要是上麵決心徹底掃除黑勢力,難道我們要坐牢不成?”
靚坤對淩豐的計劃研究得非常透徹,他原本是賣魚丸的商人,自然深知連鎖經營打造品牌的優勢。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隻要這些連鎖品牌深入人心,洪興自然就能漂白。
初期靠幫會名聲給集團背書,後期則由企業聲譽為幫會正名。
二者相得益彰。
“說實話,這次項目能回籠資金,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我們有一個看似不起眼但實際上至關重要的重組方案。”
靚坤對新聯盛毫無保留,他們是他的堅定盟友。
他判斷真正盟友的標準很簡單——隻要能和自己建立穩固的經濟聯係的人,就是鐵杆盟友。
新聯盛和蔣天養就是這樣的人。
靚坤隻告訴他們淩豐有個大項目,問他們願不願意投資,沒提具體是什麼項目,直接問他們打算投多少錢。
最後,一個投了八億,一個投了七億。
尤其是新聯盛,甚至計劃抵押所有能抵押的資產。
由此可見他們對洪興的信任。
因此,靚坤認定新聯盛值得深交!
混跡江湖,一定要有名聲在外,朋友眾多。
這樣無論到哪兒都有人給你麵子!
要是沒人給你麵子,那你在江湖上算什麼?
新聯盛的三個人互相看了看,察覺到了異常——靚坤這是在向他們透露重組的事情嗎?
“李先生,不知這家便利店有何特彆之處?”
駱誌明立刻問道:“是否方便?能否詳細說一下?”
“咱們是友好幫會,你們要是想重組,我很樂意聊聊;要是不想重組,乾脆開家便利店也不錯。”靚坤毫不隱瞞地說,“反正這事對我沒壞處。”
新聯盛三人頓時神情激動。
駱誌明嚴肅地道:"還請龍頭賜教!"
"不用這麼正式!"靚坤擺擺手,"這是家宴。"
"說起來,今天我剛搬到這裡,第一次招待親友。"
蔣天養輕拍額頭:"阿坤,這事我的。"
"回頭我一定補上禮物給你。"
"那倒不用啊!"靚坤失笑,"我的意思是,咱們都是出來混的,平常誰會把人物請到家裡來?"
"不說彆人,洪興社連阿耀現在都不知道我搬這兒了。"
"當然,他明天就曉得了。"
"都是自己人,不用太客氣。"
金爺認真道:"李先生仁義,我們也不能失禮。"
"您的大恩,我們銘記於心。"
"不瞞您說,我們也在為社團回歸後的定位發愁呢。"
"如果有正路可走,我們自然願意行正道。"
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有正當職業,誰他媽願意混社團?
社團的淘汰率高得嚇人!
在場這些人,全是浴血奮戰活下來的幸運兒。
"便利店沒什麼了不起的。"
"五十戶人家就能開一家便利店。"
"想靠它賺大錢不容易。"
"它的上限一眼就能看見。"
"不過有一點好處……方便賺錢!"
"隻要在合理範圍內,便利店的收入沒人會質疑。"
"就算一家便利店一天能賺兩萬塊,十家就是二十萬,百家就是兩百萬。"
"這個道理不用多說了吧?"
新聯盛三人的目光頓時亮了起來!
居然有這般好處!
學到東西了!
"其實我們洪興社改組後,收入肯定是正當的。"
"雖然也有一些旁門左道撈錢,但那是灰色地帶,收入減少很多。"
"賺錢的需求不是很大。"
"最主要的是安置兄弟。"
新聯盛三人又是一驚:"安置兄弟?"
"便利店?"
靚坤解釋道:"這種便利店彆小瞧它,一家便利店安排六個人沒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百家就是六百人了。"
"這些都是實在的工作崗位。"
"需要大量人手。"
蔣天養笑道:"其實還有好處,開便利店需要場地,寸土寸金,一間店鋪都是高價。"
"比如在銅鑼灣開一家店,哪怕是很不錯的地段,五坪的店鋪,年租也要二三十萬。"
"便利店當然不需要那麼好的地段。"
"它的特性決定了,這種單位肯定要升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