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話,”狄知遜知趣兒地站起身來,拱手回道:“若是現在就要用的話,微臣最多隻能籌集到糧五十萬擔,錢,八十萬貫。若是春耕之後,還能再多上一些,不過糧也不會過七十萬擔,錢不過百萬貫。”
戰事一起,諸多方麵都得考慮周詳,糧草與軍餉也就算了,畢竟不打仗時這些東西也是必不可少,都在不停地消耗,朝廷還負擔得起。
但是,打仗就意味著會死人,而死了人也就意味著要發費上一筆不小的撫恤,糧草,軍餉,再加上這些未知而龐大的撫恤費用,依著大唐現在的財政狀況,還真是有些難度。
“這麼少?而且還要等到春耕之後?”李世民的眉頭不由凝起,詢聲向狄知遜道:“若是向下征調,狄愛卿以為能征來多少?”
“皇上不可!”不等狄知遜回話,一旁的蘇老頭兒有些耐之不住,急聲插言叫道:“連年災患,境內大半莊稼都幾是顆粒無收,百姓手中存糧本就不多,還有很多地界至今都還要靠著朝廷的賑濟才能過活,現在實是不宜再向百姓征調,請皇上三思!”
“蘇大人說得不錯,若是現在向百姓征調,征上的糧草不多不說,也必會引民憤民怨,”狄知遜接過蘇炳仁的話頭,躬身說道:“請皇上三思!”
“不到萬不得以,朕亦不會行此下策,兩位愛卿不必憂心。”李世民輕點了點頭,與民借糧的難處與壞處,李世民又怎會不知,所以正如他所說,此為下策,如非不得以,絕不施行。
“行了,今天就到這吧。”覺得有些頭疼,李世民出聲打發兩人下去,同時向狄知遜吩咐,即刻開始籌集錢糧,務必在年關前備足五萬精兵半年的口糧。當然,也沒忘了交待兩人對相關事宜嚴加保密,萬莫露泄。
“皇上!”蘇、狄兩人退出不久,李然帶著一份折子走進殿內,彎身衝李世民一禮,恭聲向上稟道:“李績將軍再次上疏,肯求皇上召見。”
“嗯。”輕嗯了一聲,示意李然將折子放於桌案,李世民疲憊地伸手揉了揉眉間,看都不看地沉聲說道:“還是那句話,跟他說朕現在政務繁忙,無暇接見,讓他再靜心等待兩日。”
“是,皇上!”應了一聲,李然小心地退身出殿,回身去向李績傳話。
“這種精減的棉襖、棉褲還有棉鞋、棉帽已經備下了多少?”柳氏棉坊裡,看著倉庫裡堆放著的成品棉衣棉褲,柳一條神色淡然地輕聲向管家柳無塵詢問。
“因為都是統一樣式,且這種簡單的小襖製作起來要比棉袍簡便許多,隻要稍懂些女紅的女子都能輕易做出,所以縫製起來亦很快捷。”
見他們東家問起這種隻做而不售的棉製衣物,柳無塵輕聲回道:“而且,因少爺這是急用,其中又不涉及作坊機密,所以無塵就做主雇傭了附近村落的許多村民參予製作,三天裡已經備齊了近三千套,現全都庫存在此處。”
“三千套?”一天差不多有一千套的產出,柳一條滿意地輕點了點頭,道:“再多招些人手,連夜趕製,必要的時候多加些工錢也是無妨,務必要在年關前做出足夠多的數量。”
“少爺可是想在年前,將這些衣物全套上市?”柳無塵眼前一亮,輕聲向他們家少爺詢問。
“嗯,”柳一條輕點了點頭,沒有多作解釋,接聲向柳無塵吩咐道:“現在作坊中的一切以這種套裝為重,若是源料不足,可先將棉被棉袍之類的製作放在一邊,等柳冰那邊有新白疊子運回再重新恢複。”
“是,少爺!”
“說起原料,”柳一條聲音一頓,開聲向柳一條問及道:“柳冰他們那邊可是已有白疊子在運回的路上?大概多久回抵達三原?”
“回少爺,”一直都對這件事情密切關注的柳無塵接聲道:“第一批白疊子三天前上的路,估計再有半月就能回來。聽說這次柳管事的收獲頗豐,每次從高昌那邊收來的貨量,都是以千萬斤計,足夠咱們棉坊一兩年的用量了。”
“那是自然,”柳一條倒是沒有太多的意外,淡聲說道:“高昌一國多年的存貨,自是不是小數,隻是過了今年,再想收到這麼充足的原料,怕就有些難了。”
“少爺無須過於擔憂,”柳無塵道:“白疊子雖是高昌特產,但是在我大唐亦是能夠播種,咱們府裡不是已經備了足夠多的棉種用以試種嗎?隻要一處試種功成,無須兩三年,白疊子亦可在境內隨處可見,不愁無貨可收。”
“兩三年……”柳一條輕輕地喃喃了兩句,兩三年是不長,隻是,不知他還有沒有兩三年的時間去等待。
“告訴柳冰,”神色清醒,柳一條正色向柳無塵說道:“眼看兩國戰事將起,邊界不是久留之地,讓他收完白疊子後,儘快回返,莫要在邊界多作停留。”
“知道了,少爺。”應了一聲,柳無塵將他們家少爺的話語記下。
“少爺,少爺!”這時,見柳成大呼小叫地從遠處跑來,及到近前,不顧得跟他們家少爺見禮,喘著氣急聲說道:“少爺,豫章公主來了,現就在府中前廳,少夫人讓小人來叫少爺回去。”
“豫章公主?”柳一條一愣,她怎麼來了?
...
喜歡牧唐請大家收藏:()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