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杏的外婆家在首都隔壁,坐火車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臨近國慶節,路上的人開始見多,唐杏姥家所在的城市,因為地處平原,所以整個城市隻有那一座山,因此,從幾年前,他們村子就被開發成了景區,村子裡大半人家都做起了農家樂生意。
這眼看到國慶節,村裡已經有些遊客開始入住了,唐杏上次來還是上大四那年,那個時候,村兒裡還沒有幾家做生意的,後來,就隻有爸爸每年回來一次。這次回來,她看到村裡好一片熱鬨景象,家家門口都停了輛車。
看來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啊!
唐杏的外婆家,是整個村子裡最靠近山的一戶,前兩年,有鄰居想把這院子租下來,但唐杏爸爸沒同意,為此,還和人家鬨得很不愉快。隻是,外婆家,外公和媽媽都是烈士,村裡沒人敢和他們家鬨起來。
前幾年,農村房屋確權,當時唐杏的外婆還沒去世,房本上就寫了外婆一個人的名字。等唐杏外婆去世後,這房子便當做了遺產,由唐杏繼承。
唐杏一個人背了個大大的旅行包,從村口下了車,徒步回家。
村裡人大多數都是看著唐杏長大的,一路上跟她打招呼的不在少數。
站在大門前,唐杏看了看後麵那座山,在半山腰的位置,果然有一個山洞。
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小時候,可沒少在村子裡瘋跑,那時候,和村裡的小孩兒隔三差五就去山上玩,但她的確對那個山洞沒有印象了。
放下背包,唐杏準備去村裡尋找午飯。
進了一家不算大的飯館,唐杏還看到了熟人:“四舅!四舅媽!”
店裡的掌勺師傅,是村裡的長輩,唐杏管他叫四舅,和唐杏母親有些親戚關係。
這個時候,村裡遊客還不多,店裡沒什麼人,所以四舅正和四舅媽閒聊。
看到有人進門,四舅來了精神:“是小杏啊!好久沒回來了?”
客套一番後,唐杏的炒飯終於上桌了,她一邊吃著,一邊被四舅媽纏著聊天。
唐杏問起:“四舅媽,後山那個山洞,一直都在嗎?我怎麼沒印象呢?”
四舅媽“誒”了一聲:“你怎麼能沒印象呢?你忘了,哪年來著,你跟老賀家那丫頭去山洞,一下午都沒回來,村裡大人找到晚上,才把你倆接回來,你倆倒好,在洞裡睡著了!”
這事兒越說越玄乎,怎麼她就想不起來呢?
四舅拍了一下大腿:“嘿!我想起來了,年前,我去老賀家喝酒,那陣兒,村裡說想把那山洞填上,從咱村裡往山上看,不好看。就說老賀家那丫頭小時候還在那裡睡過覺,結果你們猜怎麼著?他家那丫頭,也說不記得這事兒!跟小杏說的一樣!”
唐杏聽得認真,都忘了吃飯了,照四舅這麼說,小春和她都忘了山洞裡的事兒了!
小春,就是四舅口中的賀家的丫頭,大名賀春,小時候,兩個人沒少在一起玩兒。
唐杏問道:“四舅,小春兒在家呢嗎?”
四舅想了想:“小春兒在市裡工作,過兩天放假,可能回來!”
唐杏吃完飯,回到家裡收拾一番,準備住上幾天,等十一長假過去,再回去,現在她已經買不到回程的票了。
她記得外婆家有不少老照片,她翻了翻,看看有沒有拍到過那座山。
唐杏找到一張她和外婆的合影,拍攝的地點就在大門外,身後就是那山洞,原來這山洞真的存在,隻是她不記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