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含元殿內,昨日關於西征孔雀王國的議題餘波未平,氣氛依舊緊張。晨光灑落在群臣身上,卻未能驅散那彌漫在殿中的爭論硝煙。
宰相張柬之率先打破沉默,他向前一步,身姿雖已不再挺拔,卻依舊透著一股堅毅。
他雙手抱拳,向著端坐在龍椅上的武則天行了一禮,神情憂慮地說道:“陛下,老臣昨夜輾轉反側,始終憂心於西征一事。喜馬拉雅山脈之險阻,實乃天塹,絕非人力輕易可破。且不說行軍艱難,單就後勤補給而言,大軍所需的糧草、兵器、營帳等物資,要穿越如此險峻之地,談何容易。稍有不慎,便會補給中斷,屆時我軍將陷入絕境,後果不堪設想啊。”
幾位年邁的大臣紛紛點頭,隨聲附和。
其中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臣顫顫巍巍地出列,聲音略顯沙啞地說道:“陛下,自先帝以來,我朝致力於休養生息,百姓生活方才安定。如今若貿然發動西征,勢必需要大量征調民夫、糧草,這無疑會給本就脆弱的民生帶來沉重打擊。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還望陛下以民生為重,三思而後行啊。”
武則天微微皺眉,目光在群臣中逡巡,最後落在了鎮國大將軍林淵身上,問道:“林愛卿,對於諸位愛卿的擔憂,你又有何見解?”
林淵穩步出列,身姿矯健,鎧甲在晨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他先是向武則天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而後環顧朝堂,眼神鎮定而自信。
“陛下,諸位大人的擔憂,臣亦感同身受。然臣以為,萬事皆有其解決之法。”
林淵轉身,示意侍從再次展開那幅西域地圖。
他指著喜馬拉雅山脈的一處標記說道:“陛下,經過昨日回府後的仔細研究與幕僚們的商討,臣發現這喜馬拉雅山脈雖地勢複雜,但在這幾處人跡罕至之地,存在著一些可資利用的通道。我們可派遣工兵部隊先行前往,加以修繕拓寬,同時沿途設立哨站,保障通訊與安全。如此,行軍之路便有了眉目。”
張柬之眉頭緊皺,質問道:“林將軍,你說得輕巧。且不論這通道是否真能滿足大軍通行,即便可以,那漫長的補給線又如何保障?”
林淵微微一笑,從容應答:“張宰相,關於後勤補給,臣已有全盤考量。除了在沿途設立補給站點之外,我們還可利用當地的資源。據臣所知,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分布著一些部落,他們熟悉當地環境,若能與他們達成合作,以武周的絲綢、瓷器等特產換取糧草、馬匹,不僅能解決部分補給問題,還能拉攏他們成為我們的助力。同時,我們可組建一支專門的山地運輸部隊,挑選精壯之士,配備特製的運輸工具,確保物資能夠及時送達前線。”
一位老臣冷哼一聲,說道:“林將軍,與那些部落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他們向來反複無常,今日與你合作,明日便可能倒戈相向,到時候豈不是自掘墳墓?”
林淵神色一凜,嚴肅說道:“這位大人所言並非毫無道理。但臣以為,我們可先以禮相待,展示武周的大國風範與誠意。同時,通過建立互信機製,比如交換人質、簽訂契約等方式,約束雙方的行為。再者,我們也會時刻保持警惕,做好防範措施,不會對他們完全依賴。”
武則天微微點頭,示意林淵繼續說下去。
林淵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至於民生問題,臣理解諸位大人的苦心。但換個角度看,若能成功攻占孔雀王國,掌控南亞貿易命脈,我武周的經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屆時,商業興盛,稅收增加,國家便有更多的財力物力來改善民生,百姓也將從中受益。這看似是一場冒險的戰爭,實則是一次為武周未來百年大計奠定基礎的契機。”
朝堂上的大臣們聽了林淵的話,有的暗自點頭,被他的思路所打動;有的卻依舊滿臉懷疑,覺得林淵的想法過於理想化。
這時,一直未發言的戶部尚書站了出來。
他神色凝重,說道:“林將軍,你說的固然動聽,但發動戰爭所需的巨額軍費從何而來?國庫雖有積蓄,但一場曠日持久的西征,必然會讓國庫空虛,後續的民生建設又該如何開展?”
林淵目光堅定地看著戶部尚書,說道:“尚書大人,臣以為軍費一事,可從多方麵籌措。一方麵,我們可對國內的富商巨賈進行適當勸捐,許以一定的回報,如榮譽頭銜、商業特權等,相信他們會為了武周的大業貢獻一份力量。另一方麵,在西征過程中,我們可對占領地區的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以戰養戰,減輕國內的財政負擔。”
戶部尚書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林將軍,勸捐一事,實施起來恐怕難度不小。那些富商巨賈雖家財萬貫,但要他們主動掏錢,談何容易。而且以戰養戰,也需謹慎為之,若處理不當,反而會激起民憤,引發更大的麻煩。”
林淵誠懇地說道:“尚書大人所言極是。勸捐一事,我們需講究方式方法,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至於以戰養戰,臣定會小心謹慎,製定嚴格的規則,確保當地百姓的利益不受侵害,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則天靜靜地聽著林淵與大臣們的激烈辯論,心中對西征的利弊也在不斷權衡。林淵的每一次應答,都展現出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與長遠的戰略眼光,但大臣們提出的問題也確實不容忽視。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禦史站了出來,說道:“林將軍,即便如你所說,行軍路線、後勤補給、軍費籌措等問題都能解決,但戰爭終究是殘酷的,會有無數將士血染沙場。他們也是百姓的子弟,如此犧牲,是否值得?”
林淵神情莊重,緩緩說道:“禦史大人,戰爭的確殘酷,每一位將士的生命都無比珍貴。但臣以為,為了武周的榮耀,為了百姓的長久安寧,有些犧牲是必要的。此次西征,我們並非是為了侵略,而是為了拓展武周的生存空間,為百姓創造更好的未來。況且,臣會儘最大的努力,製定周全的戰略,減少將士們的傷亡。”
林淵環顧朝堂,提高聲音說道:“陛下,諸位大人,武周如今正處於盛世,但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孔雀王國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若能將其納入版圖,武周將在國際上擁有更高的地位,四方來朝將不再是夢想。這是一次改變武周命運的機遇,我們不應因眼前的困難而退縮。臣願身先士卒,率領大軍出征,哪怕粉身碎骨,也定要為武周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林淵的一番慷慨陳詞,讓朝堂上的氣氛達到了頂點。支持西征的大臣們被他的豪情壯誌所感染,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而反對的大臣們,雖仍心存疑慮,但也不得不佩服林淵的勇氣與擔當。
武則天看著林淵,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決斷。她緩緩站起身來,朝堂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注視著這位掌握天下命運的女皇。
“諸位愛卿,林愛卿的分析,讓朕看到了西征的可行性與光明前景。但此事重大,容朕再仔細斟酌。退朝之後,林愛卿將詳細的西征計劃呈於朕,諸位愛卿也可將各自的想法以奏折的形式上奏。朕會綜合各方意見,做出最終的決策。”
“臣遵旨!”群臣齊聲應道。
退朝後,林淵心事重重地回到將軍府。
他知道,雖然在朝堂上據理力爭,但要真正說服武則天和群臣支持西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必須儘快完善西征計劃,將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全,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質疑。
一進將軍府,林淵便徑直走向書房。
他坐在書桌前,鋪開宣紙,開始奮筆疾書。從行軍路線的詳細規劃,到後勤補給的具體方案;從與周邊部落合作的策略,到應對孔雀王國的作戰計劃,林淵都一一寫得詳儘入微。
與此同時,在宰相府中,張柬之與幾位反對西征的大臣也在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
張柬之眉頭緊鎖,說道:“今日朝堂上,林淵那小子舌燦蓮花,的確讓不少人動搖了立場。我們必須儘快找到更有力的證據,證明西征的危害。”
一位大臣說道:“張宰相,我們可收集曆史上因地理環境導致戰爭失敗的案例,整理成冊,呈給陛下,讓陛下明白西征的風險。”
張柬之點頭道:“此計可行。另外,我們還要密切關注林淵的行動,看他如何籌備西征。一旦發現他有任何疏漏之處,便是我們反駁他的有力武器。”
另一位大臣擔憂地說道:“張宰相,若陛下最終還是決定西征,我們該如何是好?”
張柬之神色凝重,說道:“若真到了那一步,我們也隻能做好後方的保障工作,儘量減少戰爭對國內民生的影響。但在此之前,我們絕不能放棄阻止西征的努力。”
朝堂之外,支持與反對西征的兩方勢力都在緊鑼密鼓地行動著。
而林淵,深知自己肩負著武周未來的重任,他將在這場關乎國家命運的博弈中,繼續為西征的夢想而努力奮鬥,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決心勇往直前,為武周開辟出一個嶄新的輝煌時代。
本章完
喜歡開局吸引狄仁傑請大家收藏:()開局吸引狄仁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