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家與國!_1910從嶺南走出的軍閥頭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5章 家與國!(1 / 1)

瓊州海峽的春潮,帶著複蘇的力量,溫柔地拍打著煥然一新的新海港。

兩年近乎瘋狂的投入,讓這座天然良港脫胎換骨。深水碼頭向海中延伸,巨大的鋼筋混凝土棧橋如同巨人的臂膀。

龍門吊高聳,鋼纜鏗鏘,將成箱的、包裹嚴密的礦山設備和醫療儀器從懸掛著巴拿馬或挪威國旗的貨輪上穩穩卸下,裝上等候多時的平板車。

港口內,幾艘新刷了瓊崖航運標誌、噸位明顯大了一圈的貨輪正在裝運儋耳州鋼鐵廠生產的粗鋼錠和生鐵——這是換取外彙和急需物資如石油、橡膠等的硬通貨。

遠處,一條黝黑的鋼鐵脈絡沿著海岸線向內陸延伸——連接石碌鐵礦與儋耳州鋼鐵廠的窄軌鐵路已全線貫通,一列噴吐著濃密黑煙的蒸汽機車,正牽引著二十餘節滿載赤紅色鐵礦石的車皮,發出沉重而有力的喘息,堅定地駛向熔爐的方向。

整個涯州島,仿佛一架被注入強大動力的精密機器,在瓊崖計劃經濟建設委員會的強力驅動下,高速而有序地運轉。

曾經荒蕪的土地被開墾,引種的高產稻和番薯在新建的水渠灌溉下長勢喜人,糧倉第一次有了充盈的底氣,饑饉的陰雲被暫時驅散。

環島公路的主乾道已從圖紙變為砂石鋪就的現實,雖然雨季依舊泥濘難行,但卡車和騾馬隊的通行效率已不可同日而語。

儋耳州技工學校培養出的第一批近千名合格技工,如同新鮮的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鋼鐵廠轟鳴的車間、機械廠銼刀與車床的合奏中,以及正在興建的化工廠、發電廠的腳手架上。

在榆林港最深處,一片被偽裝網、高牆和巡邏艇嚴密守護的港灣內,海軍裝備研究所的1號船台上,一艘線條簡潔硬朗、閃爍著新焊光芒的鋼殼艦艇已初具規模。

它長約60米,排水量約500噸,雙煙囪布局,艦艏微微上翹。這不是對任何現有艦艇的拙劣模仿,而是研究所那群年輕工程師其中不少是歸國留學生)在鄧賢提供的“高速、適航、模塊化”理念指引下,結合有限的造船資料和龍破武提供的實戰經驗,嘔心瀝血設計的首型艦艇——代號海鷹級近海巡邏反潛艦。速射炮艦艏艦艉各一)和四座自研的深水炸彈投擲架滑軌。

龍破武也幾乎快成了船廠的編外總工,天天泡在船台和設計室,為航速、穩性、裝甲厚度,甚至水兵住艙的通風問題,與工程師們爭得麵紅耳赤。

而在椰城西郊劃出的大片軍事禁區,陸軍技術試驗場,則充滿了粗獷的野性氣息。

幾輛外形古怪的鋼鐵怪物正卷起漫天黃塵,在坑窪不平的試驗場上咆哮奔馳。

它們以繳獲的英製卡車或高價走私來的美製卡車底盤為基礎,駕駛室和關鍵部位鉚接著厚厚的鍋爐鋼板,來自鋼鐵廠的早期產品,車頂焊接著旋轉炮塔,裡麵架著一挺馬克沁或麥德森機槍。

這便是鄧賢寄予厚望的瓊崖一式輪式裝甲車,代號鐵牛。

它們笨重、緩慢,最高時速不到30公裡、噪音震天,越野時顛簸得能把人骨頭架子搖散,機槍塔的轉動全靠人力手搖,防護也僅能勉強抵禦步槍彈。

但在鄧賢和負責裝甲車輛項目的羅成虎師長眼中,這些醜陋的鐵牛,卻是撕開未來戰場迷霧的第一道微光,是邁向機械化的蹣跚第一步。

旁邊新平整的簡易跑道上,一架木布結構的雙翼飛機被緩緩推出機庫。

它有著粗糙的蒙皮和裸露的鋼索,那台法蘭西國走私來的120馬力星型發動機是它最昂貴的部件。

瓊崖航空研究所

的學員們——他們已在自製的滑翔機上積累了數百小時飛行經驗——圍著它,眼神熱切如同朝聖。

試飛員陳阿海,正在做最後的檢查,渴望成為第一個駕馭鋼鐵飛上瓊崖藍天的勇士。

丁巳年1917年的除夕,對於飽經戰亂、遷徙之苦,如今終於在涯州島安頓下來的數百萬軍民而言,意義非凡。

椰城城內,破天荒地張燈結彩,家家戶戶貼上了喜慶的春聯,空氣中飄蕩著年夜飯的香氣和孩童的嬉鬨聲。

一種久違的、帶著希望的年味,驅散了海島濕冷的冬意。

瓊崖綏靖公署的大禮堂,被簡單的紅綢和鮮花裝點。

一場簡樸卻注定載入瓊崖史冊的婚禮正在舉行。沒有奢華的儀仗,沒有山珍海味,來賓是清一色的核心乾部、技術骨乾、勞模代表和部分輪休的軍官士兵。

新郎鄧賢,一身筆挺的深灰色仿德式軍常服,襯得身姿愈發挺拔,年輕的臉龐上褪去了戰場殺伐的戾氣,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沉穩。

新娘吳恩栗,身著瓊崖自產生絲精心縫製的月白色改良旗袍,剪裁得體,勾勒出優美的身姿,烏黑的秀發挽起,彆著一支素雅的玉簪,頭紗下,容顏如玉,眼波流轉間,幸福滿溢,更透著一股獨立女性的堅韌與智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證婚人,是鄧賢費儘心思從北京請來的學界泰鬥、新任瓊崖大學籌)監督蔡鶴卿先生。老先生須發皆白,精神矍鑠,聲音洪亮而飽含深情:

“…鄧司令鄧賢,少懷大誌,臨危受命,率我三百萬軍民,跨海移瓊。勵精圖治,夙業匪懈,興工業以強筋骨,重民生以固根本,整軍經武以禦外侮。吳小姐,美麗大方,善解人意,不失為賢內助。二人青梅竹馬,亂世相攜,誌同道合。今日良辰吉日,佳偶天成,實乃天作之合!亦是我瓊崖複興之大幸!願二位新人琴瑟和鳴,同心同德,攜手並進,為我苦難華夏之新生,共譜千秋華章!”

在滿堂真摯的掌聲和祝福聲中,鄧賢與吳恩栗交換了由儋耳州技工用自產黃銅精心打製的戒指。

四目相對,千言萬語化作無聲的默契與堅定。從湘南鄉間的兩小無猜,到流亡路上的相依為命,再到如今並肩投身於這孤島的宏圖偉業,所有的情感在這一刻沉澱、升華。

簡單的婚宴開始,氣氛熱烈而融洽。鄧賢端起一杯儋耳州酒廠新釀的米酒,環視全場。

他的目光掃過風塵仆仆從雷州前線趕回的李先憶,掃過沉穩乾練的鄧明磊,掃過老陳和林晨武,這兩位軍隊的奠基人,掃過一臉精悍的謝彥文,他的第三師一部秘密保障著贛南鎢礦,掃過眼神銳利的羅成虎,也掃過滿臉油灰卻興奮不已的鋼鐵廠陳工、戴著眼鏡斯文儒雅的製藥廠歸國博士、以及皮膚黝黑眼神樸實的築路勞模代表等等。

他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穿透了宴席的喧囂:

“諸位袍澤!諸位同誌!過去兩年,我們胼手胝足,從一片荒蕪、百廢待興中,硬生生建起了鋼鐵廠,讓爐火映紅了儋耳州的天空!建起了製藥廠,讓白色的希望之光驅散病魔!修通了環島的血脈,讓石碌的鐵礦石奔流不息!我們的槍管鋼即將通過驗收!我們的磺胺已遠渡重洋,換回急需的機器!我們的鐵牛開上了試驗場!我們的海鷹龍骨已經鋪就!我們的飛機,即將展翅翱翔!這鐵一般的事實證明,我們選的路,走對了!瓊崖的路,走通了!”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轉沉,目光如電:“但是,環伺之狼從未遠去!扶桑人在琉球厲兵秣馬,其艦船屢屢抵近我海疆窺探!英法美等列強的商船、打著科考旗號的間諜船,在我們的家門口遊弋!大陸之上,北洋、革命黨、各地督軍,又有幾人真正心係國家?又有幾人能容得下我們瓊崖這一方化外之地的清流?危機四伏,強敵窺伺!我們必須更快!更強!”

他高高舉起酒杯:“新的一年,瓊崖五年計劃進入決勝攻堅階段!我要看到用自產合格鋼材打造的步槍、機槍,源源不斷地走下儋耳州的流水線!要看到海鷹艦劈波斬浪,揚帆試航!

要看到我們的戰鷹呼嘯著,真正飛上瓊崖的萬裡晴空!要看到更多的工廠拔地而起,更多的良田得到灌溉,更多的學堂傳出朗朗書聲!

我們要用鋼鐵、智慧和汗水,把腳下這片土地,真正澆鑄成進可光複神州、退可雄踞南海、讓一切來犯之敵粉身碎骨的——海上鋼鐵堡壘!”

“為了我們親手建設的家園!為了苦難深重的民族未來!乾杯!”

“乾杯!!”群情激昂,吼聲如雷,杯盞的碰撞聲彙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無數雙眼睛閃爍著希望與決絕的光芒。

窗外,辭舊迎新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炸響在海口的夜空,絢爛的煙花短暫地照亮了黝黑的海麵。

在這片曾被曆史遺忘的南溟孤島上,一種融合了鐵血意誌、超前智慧與工業化雄心的磅礴力量,伴隨著鋼鐵的轟鳴、愛情的誓言和萬眾一心的呐喊,正發出它麵向世界的、充滿生機的初啼。

蟄伏的潛龍,鱗爪已現,蓄勢待發。屬於瓊崖的時代,正伴隨著1917年新春的鐘聲,悄然拉開帷幕。

喜歡1910從嶺南走出的軍閥頭子請大家收藏:()1910從嶺南走出的軍閥頭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 八零小姐隨軍,驚豔整個家屬院 聞君有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