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川港。昔日日軍登陸的灘頭,如今已被徹底改造。巨大的龍門吊車如同鋼鐵巨人般矗立在海風中,發出低沉的嗡鳴。
新鋪設的鐵軌如同閃亮的血管,從碼頭一直延伸至後方正在日夜施工的龐大貨場和倉庫區。
滿載著煤炭、礦石、水泥、鋼軌的貨輪噴吐著黑煙,在引航艇的指引下緩緩靠岸,卸貨的號子聲、蒸汽機車的汽笛聲、金屬撞擊的鏗鏘聲,彙成一股充滿工業力量的宏大交響曲。
工兵旅旅長林國瑞,這位麵容黝黑、雙手布滿老繭的漢子,此刻正站在新建成的碼頭指揮塔頂層,舉著望遠鏡,臉上是混合著疲憊與亢奮的紅光。
他身邊堆滿了施工圖紙和沾滿泥漿的皮靴。視野中,一支由數百名精壯民工和工兵組成的隊伍,喊著整齊的號子,將一根根長達十餘米的沉重鋼軌,用撬杠和繩索,一寸寸地挪動,準確地鋪設在碎石路基上。
“咚!咚!”
巨大的蒸汽打樁機發出沉悶的聲音,將一根根粗大的水泥樁深深夯入地基。
“快!再快一點!大帥說了,這條命脈,早一天貫通,前線的兄弟就少流一天血!”林國瑞對著電話嘶吼,海風灌進他的喉嚨,聲音有些沙啞。
“旅座放心!第三標段路基今天就能夯實!鋼軌鋪設進度比預期快了半成!”
電話裡傳來工兵團團長沈振邦同樣嘶啞但充滿乾勁的聲音。
“好!告訴弟兄們,加餐!每人多加二兩肉!月底獎金翻倍!”林國瑞大聲許諾。
他放下話筒,目光投向更遠處。越過繁忙的港口和延伸的鐵路線,在雷州半島腹地,一片被圈起來的廣闊土地上,巨大的煙囪已經拔地而起,廠房鋼架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芒。
那裡是規劃中的椹川鋼鐵聯合體一期工程,依托石碌鐵礦和海南的焦煤,未來將成為支撐軍工體係的鋼鐵脊梁。
“鑄犁為劍…大帥的宏圖,正在我們手中,一點點變成現實啊…”林國瑞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他知道,腳下這條正在飛速延伸的鋼鐵動脈椹川陽江茂名廉江鐵路),以及後方那些轟鳴的工廠,才是他們勢力在這亂世中安身立命、甚至逐鹿天下的真正根基!它們比任何堅固的堡壘都更能抵禦外敵,比任何鋒利的刀劍都更能開疆拓土!
椰城,龍淵基地核心區。與港口和鐵路工地的喧囂不同,這裡的氣氛是另一種極致的精密與肅穆。
巨大的廠房內,恒溫恒濕,空氣潔淨得幾乎一塵不染。
身穿白色連體工裝、戴著口罩和手套的技術人員,在複雜的管道、閃爍的儀表和嗡嗡作響的離心機間無聲而高效地穿梭。
青黴計劃核心實驗室。範德維爾博士眼窩深陷,金發淩亂,但藍色的瞳孔卻燃燒著近乎狂熱的興奮光芒。
他小心翼翼地捧著一支剛剛從流水線終端下來的玻璃安瓿瓶,對著無影燈仔細檢查。
瓶內,是淡黃色、晶瑩剔透的液體——純度穩定在32的青黴素鈉鹽溶液!
“完美!上帝啊,簡直是藝術品!”
範德維爾的聲音帶著顫抖,他轉向身旁同樣疲憊卻滿臉激動的方晴,“方!我們做到了!連續發酵罐、深層通氣培養、溶劑分級萃取…所有優化方案都成功了!這條生產線,每天能穩定產出相當於十五萬支標準劑量的針劑!純度穩定在30以上!這簡直是…醫學史上的奇跡!”
方晴用力點頭,眼中含著淚光,不僅僅是因為成功,更是想到了前線無數因此得以活命的將士:“博士,是您帶領我們創造了奇跡!大帥的戰略眼光,給了我們無與倫比的支持!”
“不,方!”
範德維爾用力搖頭,指著窗外隱約可見的龐大工業區輪廓,“是這裡!是龍淵!是你們建立的這套完整的工業體係!沒有高純度的溶劑,沒有精密的溫控和離心設備,沒有合格的玻璃容器和無菌灌裝線…我的技術,隻能是實驗室的瓶瓶罐罐!是龍淵的鋼鐵、化工和精密製造,才讓這救命的金色液體,真正實現了大規模生產!”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帶著無比的虔誠:“這裡,是科學和工業結合的聖地!”
“報告!”
實驗室門被推開,林紹成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範博士,方主任!大帥急電!漳州大捷!蕭師長部已完全控製漳廈地區!大帥命令:青黴生產線,立刻啟動最大產能!同時,優先保障新光複區主要醫院和前線重傷員的供應!另外…”
他頓了一下,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大帥說…感謝你們!你們救下的每一條生命,都是瓊崖最寶貴的財富!龍淵二期,將全力支持青黴計劃的進一步擴產和純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