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投資一個億後,本質上他是想打造一套自營的模式,靠自己把平台搭建起來,讓村民們自負盈虧。
隻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扶貧。
要是說包吃包住,每個月還給3500塊的固定工資,那無疑會給社會培養很多懶人。
那自己豈不是好心辦壞事,給國家添亂?
這違背了他的初心。
在思考片刻後,趙懷安走到最高的那層院壩,坐在喇叭前說道:“這樣,整個農場的建設花費,由我個人出資,至於做什麼賺錢的項目,也由我來策劃。”
“現在我把農場的人分成幾個大隊。”
“曉琴姐,你是一隊,負責農場的夥食湯,解決大家一日三餐的問題。”
“劉工,你是二隊,負責農場的基建建設。”
“蕭秋水,你是三隊,負責跟政府部門,公安局啊,市場監督管理局啊,衛生局啊打交道,把關係那些給我維護好。”
通過這段時間跟村民的接觸,他也清楚了每個人的性格和技能。
現在農場的人才比較貧瘠,隻能暫時設立這三個大隊。
至於農場的項目組,則由自己全權負責,他有商業認知和經驗,有關係有後台,來做項目,再適合不過了。
“這三個人做隊長,你們有沒有什麼意見?”
“有意見可以提出來,或者說,你覺得自己能力比他們強,組織能力比他們好,也可以自己當這個隊長。”
大院壩裡的村民沉默片刻後,紛紛說道:
“沒意見,我們沒意見。”
“好。”趙懷安坐在小木桌前,嘴前是一個伸出來的麥克風,“那隊長的事兒就這麼定了。”
“現在敲定一下工資的事。”
他繼續說道:“經過你們剛才提的建議,工資製我們就取消了,采用工分製。”
“到時候秋水,你把每個工作給我製定好公分,比如說做一頓飯10公分等等等,你把這些細節給我敲定下來。”
“咱們以後就給大家記工分。”
“農場有了自營項目,賺了錢之後,一部分作為我投資的回流,另外一部分我們按照公分,按比例分紅。”
村民坐在院壩裡,聽了廣播裡的發言,紛紛竊竊私語。
“工分製取代工資製?按照公分的比例分紅?”
“好,好。”
“老大這種模式比原先的模式好,這樣您多少還能回點本,對您也相對公平點。”
趙懷安見大家都同意了,便說道:“好,工分製,三大隊,自經營,按照公分比例分紅。”
“今天晚上就先敲定下來,散會!”
“想繼續看電視的就繼續看,到時候走的時候,記得把電關了。”
說完,他便叫著穎欣一起,回到了自己修建的小木屋。
角落的書桌上,是這段時間施工以來的各種資料,建築的圖紙,還有政府的合同印章。
趙懷安坐在台燈下,點上一根香煙,思索道:“這農場的第一個自營項目,做什麼好呢?”
“你都把公司做上市了,難道還想不出一個項目,懷安,彆把自己逼的太緊了。”
穎欣溫了一杯牛奶,放在書案上,站在後麵,幫他按摩肩頸。
“我頭疼的是,外麵的那些項目,不一定適合農場的人。”
“作為真正的頂級商人,肯定是就地取材,做一些適合他們,又能放大規模和效益的項目。”
“就像老洛克菲勒說的那樣,就算我身無分文一貧如洗身處一望無際的沙漠。”
“隻要有一個商隊經過,過不了多久,我還是富有的人。”
“這個叫做富貴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