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回府之後,楊帆也開始休息了
第二日,楊帆正常在郡守衙門上值,猛然間楊帆想起來了,自己安排錦衣衛前往烏桓地界探聽消息已經過了一個半月了,不知道這些錦衣衛給自己等人帶來什麼樣子的消息?
於是楊帆專門將錦衣衛的首領錦一叫到了自己在郡守衙門裡麵休息的屋子之中,讓仆人們上茶之後,把房門關閉之後,楊帆向錦一詢問道:“錦一,你們前往烏桓打探消息應該有一個多月了,不知道這一個半月你打聽出什麼消息來了嗎?”
錦一回答道:“回主公,自從您下令要探聽烏桓部落的情況,我安排了將近3000名弟兄前去烏桓打探消息,這些弟兄們傳回來的最新的消息是”
“黃巾起義爆發後,中原大亂,流民北湧,玄菟郡周邊烏桓部落格局隨之劇變。原聚居在郡治高句驪縣周邊三百裡內的烏桓部落,因吸納大量流民,人口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據錦衣衛密奏記載,彼時玄菟郡周邊烏桓部落總控弦人口激增至三萬餘戶,總人口約達十五萬人,較黃巾起義前增長近三成。
赤山部與白狼部作為距離玄菟郡治所最近的部落,直線距離仍保持在一百二十裡左右,盤踞於撫順東部山地。赤山部在戰亂中收容了大量中原流民,控弦戶數擴充至四千五百戶,可戰之士激增至八千餘人,除傳統弓馬騎射之術,還吸納流民中的中原工匠,改良兵器裝備,戰鬥力顯著提升。白狼部雖戶數僅增至三千二百戶,但憑借與鮮卑交易獲取的精良鐵器,具裝騎兵擴充至一千五百人,其戰士裝備的熟牛皮甲鑲嵌鐵片,戰馬防護更為嚴密,對玄菟郡邊寨的威脅進一步加劇。
位於郡治西北兩百裡的烏延部,作為最大的部落聯盟,在亂世中兼並周邊小部落,控弦戶數突破八千,可戰之士達一萬三千餘人。首領烏延趁漢廷無暇北顧之機,自封“遼東王”,整合聯盟軍事力量,將“飛騎哨”擴充至五百人,並組建了一支由流民中的中原將領訓練的重裝步兵,不僅頻繁劫掠玄菟、遼東兩郡,還開始染指漢匈邊境貿易,成為東北邊境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各部落與玄菟郡的軍事對峙更為緊張,漢廷雖仍設護烏桓校尉,但已難以有效節製這些日益壯大的烏桓部落”
楊帆聽到烏桓部落的壯大,心情十分的沉重,沒想到烏桓部落會趁著中原發生黃巾起義而壯大自己的勢力,短短的幾個月勢力就壯大了三成,看來自己下定決心要主動出征烏桓和鮮卑的決定太正確了,現在他們就已經有了將近萬人,客棧隻是也已經十幾萬了,要是自己不把握黃巾起義後到皇帝劉宏駕崩的這一段時間,等到將來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之間發生暴亂,董卓入洛陽中原大亂,那到時候自己的精力就被拖住了,所以無論如何自己也要利用這一段空白時間將烏桓和鮮卑這些異族打敗,儘量殺傷他們的有生力量,省的到時候再發生五胡亂華的事情,也不會在出征中原大地之後拖後腿。
思索完烏桓的情況之後,楊帆想起來了自己當時還安排了錦一安排2000名錦衣衛前往中原大地探聽消息,也不知道這些錦衣衛探聽出什麼消息了,於是楊帆開口說道:“錦一,我記得當時還安排2000名弟兄們前往中原大地去探聽消息,不知道這些錦衣衛有什麼消息傳來嗎?”
錦一回複道:“回主公,最近是有些錦衣衛的弟兄們傳來了一些消息”
“黃巾起義雖被鎮壓,但餘波未平,中原大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動蕩。錦衣衛探報顯示,冀州、豫州等地流民成群結隊,饑民易子而食的慘狀屢見不鮮。巨鹿一帶,黃巾殘部化整為零,分散於山林之間,暗中聯絡地方豪強,試圖東山再起。有密信截獲表明,他們正謀劃聯合青州的流民武裝,意圖攻占兗州糧倉。
在朝廷中樞,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的爭鬥愈發激烈。皇帝劉宏每日還是在西園之內遊玩嬉戲,不理政事,洛陽城內,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雙方各自豢養死士,明爭暗鬥不斷。何進暗中招募並州丁原、董卓等地方勢力進京相助,十常侍則利用平時賣官出去的宦官一黨積蓄實力,平時在朝堂之上,利用皇帝劉宏的餘威打壓士族和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將軍派,最近錦衣衛還探聽到十常侍有意給主公您寫信,希望您能帶大軍前往洛陽城助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而董卓麾下西涼鐵騎已行至河東,其狼子野心令不少朝中大臣憂心忡忡。而十常侍則在宮中廣布眼線,將何進的一舉一動儘收眼底,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宮廷內亂一觸即發。”
“主公,以上就是最近錦衣衛弟兄們傳來的最新的消息”
楊帆聽完錦一彙報的消息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些錦衣衛不愧是專門打探消息的專業人士,這些消息都能打探出來,楊帆示意錦一先行下去,自己要想一些事情。
楊帆看著錦一下去之後,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沒想到這黃巾起義剛剛被鎮壓,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之間就控製不住的要發生戰爭,十常侍張讓還想寫信讓自己支持他們,自己當時從他們手中買官就是為了起步的時候高一點,自己等人可不是十常侍一黨的,看來自己也要儘快出征,要不然到時候十常侍真的給自己寫信,讓自己帶兵前往洛陽去支持他們,那自己可就麻煩了。
喜歡帶著基地闖三國請大家收藏:()帶著基地闖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