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8章(2 / 2)

銀票薄如蟬翼,卻比錦幣挺括,上麵的銀粉字在陽光下閃著微光,像撒了把碎銀。

她走到賣苗的遷民老王攤前,把銀票往苗筐上一放:“換五株桑苗,要改良過的那種,結的桑葚甜。”

老王拿起銀票,對著陽光照了照水印,又用指甲刮了刮角上的“桑蠶紋”——紋路遇指甲刮會變淺紅,像活的。

“這票跟錦幣一樣能換東西?”他還是不放心,票子輕得像陣風就能吹走,哪有錦幣沉甸甸的實在。

桑小娥趕緊從竹筐裡掏出戶部發的《銀票識偽圖》,圖上畫著“看水印、刮蠶紋、摸凸印”三步,用漢越雙語寫的。

“你看這凸紋印,”她指著票麵上的“越溪桑市”四字,“用手摸能感覺到棱,假票是平的——昨兒有個老越人用這票換了二十斤米,比錦幣還順。”

老王這才把桑苗往阿月筐裡放,嘴裡念叨:“這票要是真能到處用,我下次去長安買犁,就不用扛半袋錦幣了。”

長安“戶部銀票局”前,人排到了街口,隊尾的胡商正用佉盧文吵架,吵的是“銀票能不能換波斯銀幣”。

李富貴站在櫃台後,額上的汗順著錦緞頭巾往下滴,手裡舉著個錦緞罩的銅爐,爐裡燒著特殊的礦石,冒出幽幽的紫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都彆急!”他把爐口對著張銀票,紫光掃過,票背麵的防偽暗紋“呼啦”顯形——是串小算珠,顆顆清晰,“這是太後造的‘驗票紫光燈’,假票照不出這紋,放心換!”

魯直背著個鼓鼓的幣袋擠進來,袋口露出的錦幣邊角都磨白了。

“換銀票!”他把袋往櫃上一倒,幣“嘩啦”滾出來,像堆小方塊在跳,“一百兩的來兩張——以前馱十袋錦幣去洛陽,車軸斷了三次;現在揣兩張票,騎匹瘦馬就夠,車坊的運費能省一半!”

旁邊阿羅憾正用波斯文在銀票背麵簽押,筆尖在紙頁上滑得順:“我要寄十兩銀票回安息,讓我兒子看看大漢的紙比金子還管用。”

暮色漫過越溪時,王老實攥著剛換的五兩銀票往家跑,票麵上的“稻穗紋”是他眼熟的錦織紋樣,穗粒用銀粉點得鼓鼓的,像剛灌漿的新米。

他想起上月用錦幣買鹽,鹽鋪掌櫃嫌幣邊破,少給了半兩鹽,氣得他罵了半天。如今這銀票又輕又挺,邊角尖尖的,誰也挑不出錯。

他揣著票往村頭的“銀票便民鋪”跑——鋪子裡的越人老婦剛學會用銀票換米,正把票子壓在桑皮紙賬本下,賬本上的越文寫著“銀票=三升米”,旁邊畫著個小小的飯鍋。

桑市收攤的吆喝聲裡,李富貴正站在溪畔的石頭上,教越人辨認銀票:“看這銀粉字,下雨不暈;摸這凸紋印,蹭不掉……”話音混著溪水聲,像支水鄉的歌謠,輕輕拍著漢越百姓的耳朵。

建章宮掌燈時,劉妧翻著李富貴快馬送來的《銀票流通簿》,簿末貼著阿月畫的“桑市銀票圖”:漢女用銀票換越人竹器,越人用銀票換漢家桑苗,票子在中間飄著,像片會飛的桑葉。

旁邊注著越文拚音:“銀票比錦幣好藏,越人阿婆縫在衣角都不硌,比貝殼還方便。”

陳阿嬌展開新製的“銀票印版”,版上刻著立體的“十二章紋”,邊緣是錦纜環繞的水波紋,波裡藏著顆小銀票。

“哀家讓少府用這版印大麵額銀票,”她用指腹蹭了蹭印版,“五十兩、百兩的,商隊跨州過府,帶幾張就行——以前馱一車錦幣,現在能馱兩車貨,路都走得輕快。”

衛子夫捧著《銀票兌換章程》進來,冊子裡夾著張銀票與五銖錢的兌換表,表角蓋著“少府驗”的朱印。

“已定好兌換率,一兩銀票當錢千文,跟錦幣同值但更易攜。”她指著表上的紅圈,“蜀郡那邊也開始換票了,有個老鹽商說,以後不用再雇人背銅錢,省的工錢夠給孫子買個銀鎖。”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壞人筆記 靈元星之靈陸篇 直播算命:算的太準成為玄界公敵 惡女修仙,法力無邊 清冷美人下鄉,糙野軍官寵妻無度 放縱人生 封神:玉虛宮那位聖人 一人:混在一人裡拍攝一人之下 夢歸處 被師娘騙去修煉後,傻子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