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漁商機_漢宮嬌華:帝女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章 海漁商機(1 / 1)

自方士李少君下獄,未央宮的丹爐青煙散了三日,連太液池的錦鯉都敢遊近岸邊啄食了。劉徹戒丹後每日以茯苓粥代宵夜,晨起時竟覺鏡中麵色如春日新柳,連案頭《計相簿》上的算籌數字都格外清晰。這日戌時初刻,椒房殿外忽然掠過持炬的黃門宦官,鎏金燈籠上"長公主府"四字在暮色中明明滅滅,燈籠穗子上的鹽晶裝飾隨步伐輕晃,簌簌落在青磚上,像撒了把碎銀屑。

"母親倒會挑時候。"陳阿嬌捏著請柬上的珊瑚紋路,指尖掠過"海味珍饈"四字,朱漆封泥上的"竇氏"私印還帶著蠟油的溫熱。前日少府呈來的《郡國鹽鐵誌》裡,館陶名下的"陳氏商船隊"在膠東郡連購七處鹽井,更以三倍工錢雇走齊地製鹽匠人,連煮鹽用的鐵鍋都被買空了半郡。小公主坐在紫檀木推車裡,正用銀勺敲打車輪上的蟠螭紋,"叮叮"聲與漏壺滴水節奏分毫不差,宛如在計算著潮汐時辰。

"娘娘,陛下說今日要親自陪您赴宴。"紫萸捧著雲錦披風進來,披風邊緣繡的"宜子孫"紋與小公主肚兜上的蓮蓬刺繡首尾相連,針腳間隱約有水光流轉,"方才陛下在尚書台,竟讓張湯大人將《鹽鐵論》竹簡抱來椒房殿,說要讓公主"品鑒"。"話音未落,劉徹已掀簾而入,玄色深衣上沾著宣室殿的柏木香,腰間未佩慣常的"斬蛇劍",隻掛著小公主前日玩丟的青銅撥浪鼓,鼓麵上的"山"字紋被啃出月牙形缺口。

"阿妧今日可曾"讀"《禹貢》?"他捏了捏女兒的小臉,指腹觸到她齒間新萌的乳牙,換來一聲含糊的"爹爹壞"——這是小公主繼"井水"之後,新學會的雙音節詞彙,奶聲奶氣中帶著股子嬌憨。陳阿嬌輕笑,將繡著"河圖洛書"的繈褓替女兒裹緊,繈褓角上的"鹽"字刺繡被口水洇得發亮:"她倒是對著"青州貢鹽"四字啃了半日,竹簡上的"鹽"字竟被口水浸得凸起來,像座小鹽山。"

長門宮彆苑臨太液池而建,暮色中可見池邊新立的石闕,闕身上"濾井官用"四個隸書大字尚未乾透,筆畫間還嵌著未掃淨的鹽粒。館陶公主身著赤羅織金翟衣,腕間疊戴三串南海珍珠,每顆珠子都經匠人鑽孔穿線,孔眼處隱約可見鹽漬——那是常年在海上運輸留下的痕跡。她迎上來時特意俯身,讓小公主抓向珍珠串,卻在嬰兒觸到珠串的瞬間,看見她掌心胎記映出鹽田的阡陌紋路,鹵水蒸發後的結晶圖案清晰如繪。

"我的小祥瑞,可還記得外祖母送的蛤蜊殼?"館陶的語氣裡帶著試探,身後侍女捧著的漆盤裡,果然盛著用承露井井水養著的活蛤蜊,殼麵沾著新鮮的海草,"今日這宴,可是專為你設的"接風宴"呢。"她說著,用犀角匙輕輕敲了敲蛤蜊殼,發出"嗒嗒"聲,竟與遠處更夫的梆子聲同頻。

宴席設在水榭之上,八麵通風,廊下掛著的魚鰾燈隨海風輕晃,將眾人影子投在水麵,宛如遊動的皮影。青銅冰鑒裡鎮著膠東郡快馬送來的鮁魚膾,魚身片得薄如蟬翼,擺在雕著海神禺強的漆盤裡,魚膾旁點綴著用胡蘿卜雕的浪花。十二道漆器食案上,分彆擺著魚露、蝦醬、鹽漬海蜇等物,最中央的三足鼎裡,滾著用鯊魚翅與瑤柱熬製的濃湯,香氣中混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酸敗味,像秋日漚肥的腐草氣息。

小公主剛被抱上主座,便盯著案頭的魚露壇子直皺眉,烏亮的眼睛眯成縫,小鼻子皺成一團,肥嘟嘟的腮幫子鼓得像小桃子。陳阿嬌想起昨夜係統界麵的警示:"檢測到漢代醃製食品亞硝酸鹽平均超標150,建議宿主改良工藝",指甲不自覺地掐進掌心。正欲開口,卻見館陶親自揭開壇蓋,琥珀色的醬汁泛著油光,蒸騰的熱氣中果然帶著腐草般的異味,壇壁上還掛著可疑的白黴。

"這是新製的"瓊漿露","館陶用犀角匙舀起醬汁,匙柄上的蟠虺紋映著燭光,"用渤海灣的龍頭魚曬製七日,加了齊魯之地的黃冰糖、交趾國的香葉..."她忽然頓住,因見小公主伸出藕節似的手指,猛地推向壇子,整壇魚露竟翻倒在青銅冰鑒裡,醬汁與碎冰混合,在月光下顯出詭異的青灰色,宛如海底淤泥。

"哎呀!"侍女們慌忙用麻布擦拭,劉徹卻盯著冰鑒裡的混合物皺眉:"朕記得膠東魚露該是鮮甜之味,怎的有股漚肥的酸氣?"館陶臉色微變,指尖緊緊攥著犀角匙,指節泛白,袖口露出的鎏金鐲子竟在微微發抖。陳阿嬌趁機取出隨身帶著的釉陶小瓶,瓶身上刻著"清露"二字,瓶塞用蜂蠟密封,正是方才用係統能量兌換的改良版魚露:"母親的心意我們領了,隻是海鮮醃製需格外講究。阿妧前日在夢中見一仙人,著月白道袍,說需用"煮沸密封之法"..."

"何謂"煮沸密封"?"館陶的語氣裡帶著狐疑,卻不自覺地湊近。小公主卻似聽懂,從冰鑒裡撿起一塊碎冰,放在掌心揉成水球,又從案上取來魚露結晶,將兩者混合後對著月光舉起——水球中竟浮現出微型的蒸餾場景,沸騰的醬汁經竹製冷凝管滴入陶罐,與漢代釀酒的"九醞法"異曲同工,連冷凝後的浮沫都清晰可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便是將醬料煮至沸騰,趁熱裝入燒過的陶罐,以蜂蠟封口。"陳阿嬌示意紫萸展示帶來的樣品,揭開瓶蓋時發出"啵"的輕響,一股鮮甜之氣撲麵而來,"如此可保百日不腐,且滋味醇厚。"館陶盯著樣品中清澈的醬汁,忽然想起陳氏商行去年沉船的那批魚露,若用此法,或許能減少三成損耗,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貪婪。

宴席過半,館陶終於放下矜持,示意侍女撤下殘席,捧上貼著"膠東官鹽"封條的木箱:"陛下戒丹後,老婦想著,這海上的魚油、海鹽最是滋補..."木箱打開,裡麵是用椒房殿濾井清水熬製的精鹽,顆顆如冰晶般透亮,在魚鰾燈下泛著虹彩,"如今膠東郡的鹽梟已清剿乾淨,老婦的商船可兼運井鹽,按長安濾井的法子改良鹽田,不出三年,便可讓天下百姓吃上..."

"母親是想壟斷齊地鹽利?"陳阿嬌打斷她,語氣輕柔卻帶著鋒芒,指尖撫過女兒掌心的胎記,那裡正泛著淡淡的鹽晶光澤。小公主忽然將一顆鹽粒丟進麵前的酒盞,渾濁的酒液瞬間變得清澈,酒麵上浮著一層細小的雜質——這是係統演示的"鹽析淨水法",利用電解質使雜質凝聚。館陶盯著酒盞,忽然想起方才路過濾水井時,看見匠人正在井欄刻"官"字,那是劉徹新頒的"濾井歸官"令,凡民間濾井需向官府報備,違者罰作苦役。

"陛下明鑒,"館陶轉而向劉徹福身,翟衣上的金鳳凰隨動作展翅欲飛,尾羽上的珍珠墜子蹭過地麵,"老婦隻想為朝廷分憂。如今匈奴在河西走廊屢犯邊境,若能以鹽鐵之利充作軍費,何需年年加重百姓算賦?"劉徹抬手止住她,目光落在小公主身上——此刻嬰兒正用鹽粒在案上堆出長城形狀,每一粒鹽都精準落在秦代馳道的方位上,連"函穀關玉門關"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鹽鐵官營乃國之重器,"劉徹指尖敲了敲案上的《鹽鐵論》竹簡,竹簡上"民大富,則不可以祿使也"的批注用朱砂圈著,"朕前日與張湯、桑弘羊議過,不日便要在各郡設鹽鐵官,統管煮鹽、冶鐵之事。"他頓了頓,看小公主將最後一粒鹽放在"玉門關"位置,長城竟自動延伸出"均輸平準"四個小篆,字跡在月光下微微發亮,"不過膠東郡嘛...可讓阿嬌的封地先行試點,也好讓列侯們看看,官營並非與民爭利,而是與民共利。"

館陶指尖一顫,險些將手中玉杯捏碎。她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隻會啃竹簡的嬰兒,竟在不知不覺中,將陳氏商行的鹽路納入了朝廷的棋盤。陳阿嬌輕輕撫上女兒後背,聽見係統提示音在心底響起:"能量幣+5000,來自鹽鐵官營輿論鋪墊完成",麵上卻做出懵懂之態:"母親聽見了?陛下這是要借咱們家做個榜樣呢,往後膠東的鹽田,可得多雇些本地百姓,彆總想著從長安調匠人。"

"謝陛下恩典。"館陶勉強笑道,目光落在小公主堆的"長城"上,發現鹽粒組成的不僅是地理版圖,更是一套完整的運輸網絡:從膠東鹽田出發,經黃河水運至長安,再通過馳道運往邊郡,每個節點都標著"均輸官平準署"的字樣。她忽然想起昨夜收到的密報,太仆寺正在丈量從長安到琅琊郡的道路,說是要"疏浚漕運,以利鹽鐵",原來早已布好了局。

亥時初刻,宴席散場。劉徹抱著熟睡的小公主走在未央宮道上,月光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與女兒掌心的鹽粒投影重疊,竟似一幅"天子巡邊圖"。"你母親今日可是嚇著了。"他忽然開口,語氣裡帶著幾分玩味,"她以為朕不知,陳氏商行的鹽梟雖清了,卻換了副"鹽鐵會"的皮,在齊地仍是土皇帝。"

陳阿嬌望著女兒掌心隱約的鹽粒,想起係統界麵的"壟斷風險預警":"母親總以為,權勢與財富可兼得,卻忘了"天子與天下共利"的道理。"劉徹停下腳步,看太液池方向有螢火蟲飛過,那些光點竟排成"鹽鐵官營"四字,轉瞬即逝,宛如天意。"明日讓少府給膠東郡撥三十名濾井工匠,"他低頭吻了吻女兒額頭,鹽粒粘在她發間,像撒了把碎鑽,"就說...是祥瑞公主體恤百姓,特賜的製鹽之法,讓他們照長安濾井的形製改良鹽田。"

陳阿嬌點頭,懷中的小公主忽然發出夢囈般的呢喃:"均輸...平準..."聲音雖模糊,卻清清楚楚,帶著股子金石之音。劉徹渾身一震,低頭看女兒,卻見她嘴角沾著粒鹽晶,在月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像極了未央宮前殿的傳國玉璽——那枚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玉璽,此刻正穩穩躺在他的禦案上,與小公主掌心的胎記遙相呼應,仿佛天生一對。

夜風拂過太液池,新植的蘆葦發出沙沙聲響,混著遠處西市的更鼓聲。陳阿嬌知道,館陶絕不會輕易認輸,一場關於鹽鐵的博弈才剛剛開始,陳氏商行的船隊或許會轉向南海,尋找新的鹽源,又或許會勾結南越國的商人,另辟蹊徑。但此刻她更在意的,是女兒掌心的鹽粒正在慢慢融化,化作一道細流,沿著劉徹的衣袖蜿蜒而下,最終消失在未央宮的青石板縫裡——那裡,埋著整個大漢帝國的水係脈絡,正等待著一個三歲孩童的"指點",而她,將用母性作堤岸,守護這即將奔湧的時代洪流。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文明樂園 不是末世通緝犯嗎?我怎麼成團寵了 卿月昭昭 隨身靈泉 修羅神骨 穿到古代擺地攤,全京城的人都被饞哭了 惡女殺瘋了,拿捏瘋批大佬被嬌寵 惡毒女配下鄉後,被絕嗣糙漢嬌寵 竊醫術,奪至親?神醫嫡女殺瘋了! 修仙界大佬穿成真千金,爆火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