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海風柔,棉絮比漢地桑蠶絲還細,做夏衣比"冰絲錦"涼快——冰絲錦看著薄,實則硬挺,哪有這般軟糯?"
衛子夫接過錦樣,指尖撚了撚。
忽然往案上銅鎮紙旁一放:"軟糯是軟,可經得住磨?"
她指著偏殿門檻:"侍衛靴底蹭過漢家"耐磨錦",三年都沒起球,你這棉錦,怕是蹭兩次就勾絲,跟阿星織壞的第一塊錦似的,線頭吊得像蛛網。"
劉妧剛處理完西市文書,龍紋朝服下擺掃過錦墊,帶起陣微風。
她拿起棉錦樣,對著光看,棉纖維細得像蠶絲:"衛子夫說的是實用。"
忽然揚聲:"阿月!"
廊下傳來腳步聲,阿月抱著絲線筐進來,筐裡的桑蠶絲線閃著光:"陛下喚我?"
她瞥見棉錦樣,眼睛一亮:"這就是海島棉?看著軟,不知經得住織機的勁兒不?"
"你跟小野使者的織娘比一場。"劉妧指著棉錦樣。
"她織海浪,你織稻浪,用對方的線——你用海島棉,她用桑蠶絲,如何?"
阿月往筐裡扒拉:"我這有剛紡的雙股蠶絲,夠她織三匹!"
她抬頭看向小野妹子:"倒是你們的海島棉,彆太嬌貴,經不住我的織機梭子快!上次我織"百鳥朝鳳錦",梭子一天走百來回,線都沒斷過。"
小野妹子起身時,膝蓋在錦墊上磨出輕響。
"倭國織娘的梭子,比漢家快半分。"
他從隨從手裡接過個小錦袋,倒出些棉線:"這是預紡的海島棉線,你們的織機若吃不住,可彆怪線太柔。"
"柔?"阿月抓起棉線,指尖一拽,線竟拉長半尺。
"倒是有韌勁,就是太細,得並三股才夠織稻穗的梗——你家織娘會並線不?不會我教她,免得織出的海浪軟塌塌的,像沒風的死水。"
小野妹子的隨從忽然上前一步,操著生硬的漢話:"我家織娘七歲學織,會"並絲成縷",比漢家的"合股術"巧!"
玲兒在旁拍手:"巧不巧,織出來才知道!三日後來看,我賭阿月贏——她連越人的藤編紋都能織進錦裡,還怕個海浪?"
掌事嬤嬤拍了她一下,卻忍不住笑:"彆瞎摻和,看著就是。"
她轉向小野妹子:"使者若不嫌棄,老奴讓人備些桑柴,烘烘你們的棉線——長安的潮氣,怕是比倭國重些。"
小野妹子微微頷首:"多謝。隻是烘時莫太燥,海島棉怕烈火,跟漢家的桑苗似的,得溫著養。"
阿月已經把海島棉線纏在梭子上,往織機旁一坐:"現在就試試?讓你瞧瞧,漢家織娘的手,能讓軟棉線長出硬骨頭!"
小野妹子的織娘也不含糊,從行囊裡取出小巧的倭式織機,擺在殿角:"我們的機子小,卻比漢家的靈便,織海浪的弧度,分毫不差。"
殿角的漢式織機忽然"哢嗒"輕響,梭子在經線間晃了晃。
劉妧看著兩台織機對峙,忽然笑:"三日太短,五日吧。織好的錦,送天祿閣當鎮閣之寶,讓百姓評評——哪樣的浪,更有勁兒。"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漢宮嬌華:帝女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