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在他的領導下,恒升銀行又成功取得了在地鐵車站開設分行的專營權,極大地方便了市民,也拓展了服務網絡。
進入八十年代,恒升銀行的發展步伐並未停歇。
1984年,它果斷出手收購了陷入困境的永安銀行,此舉不僅挽救了這家老牌華資銀行,也大幅擴充了恒升自身的本地分行網絡,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零售銀行市場的領先地位。
更具前瞻性的是,在1985年,當內地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拂南粵大地時,恒升銀行便率先在鵬城設立了代表處,成為最早進入內地市場的港資銀行之一,為日後在內地的業務拓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縱觀恒升銀行在彙豐旗下這幾十年的發展,其經營風格可以用一個“穩”字來概括。
這得益於利國韋等管理團隊穩健的經營理念。
恒升銀行的經營杠杆率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其資本充足率始終高於10,遠高於當時的監管要求,堪稱城市商業銀行中的典範。
它的業務重心一直聚焦於港城本土市場,深耕零售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建立了龐大的分行網絡和堅實的客戶基礎。
彙豐作為控股股東,在具體的業務管理和戰略方向上,確實給予了恒升銀行管理層相當大的自主權,這種相對寬鬆的環境,使得恒升能夠延續其原有的企業文化和發展路徑,最終成就了其“穩中求進”的獨特發展軌跡。
何曉深知,恒升銀行這份“穩”的特質,正是其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他收購恒升,看中的不僅是其龐大的零售網絡和品牌價值,更是其穩健的經營團隊和成熟的管理體係。
正如老一輩金融人所說:“在港城,所有的資本都要按照彙豐的工具辦事。”
何曉在一次高層會談中嚴肅地指出:“他們說誰能夠入場上港城上流社會這張牌桌,誰就能上來。他們一直是掌握著主要地位。”他口中的“他們”,正是指以彙豐為首的英資財團。“而現在,”何曉繼續說道,“婁氏集團也要在港城銀行業出手了。未來我們必定與他們形成掎角之勢。”
利國韋聞言點頭,語氣沉重地補充道:“自彙豐銀行收購恒升銀行以來,他們便完成了對港城銀行業的實質壟斷。更可怕的是,他們掌握著港元和英鎊的發鈔權,擁有幾乎無限的現金流支持。這些年來,任何想要從他們手中分一杯羹、甚至隻是爭取一點股權的嘗試,都難如登天。”
他進一步解釋道,自從恒升銀行被彙豐收購後,港城華資銀行的影響力便一落千丈。“除了些普通的信貸業務外,華資銀行再也難以在核心金融業務上有所作為。我們在港城金融領域失去了話語權,彙豐和渣打兩家英資銀行完全壟斷了高端金融市場。”
彙豐銀行之所以能夠長期把持港城金融霸權,除了發鈔權這一核心優勢外,還擁有一項特殊權利:在銀行發生擠兌或其他危機時,它可以擔任最後貸款人的角色。這個特權讓彙豐在危機時刻既能自救,也能決定其他銀行的生死。
1965年彙豐成功收購恒升銀行,便是這種特權運用的典型例證。當時彙豐先以大股東身份進入恒升,隨後逐步擠壓創始人的股份,將私人股份轉為公共股份,最終徹底將其轉變為英資銀行。原恒升銀行的管理層如何善珩等人,不得不接受現實,成為英資財團的職業經理人。
麵對彙豐這樣與港城經濟方方麵麵都緊密相連的龐然大物,華資銀行幾乎無計可施。這座金融大山看似無可撼動,直到多年後,年輕的何曉出現。
何曉收購恒升銀行的計劃,源於他對婁氏集團未來發展的深遠考量。他計劃將婁氏打造成多元化發展的商業巨頭,而銀行業無疑是這個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何曉敏銳地察覺到,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港城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若要在港城立足,必須擁有自己的銀行業務,這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更是在金融領域謀取話語權的關鍵。
“恒升銀行重新由華人公司控股,婁氏集團收購恒升銀行62股份。”這則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發港城金融界大地震。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華資大銀行重現,華人掌握港城金融市場?”“婁氏集團擴展銀行業,為港城市民朋友提供更好服務”等標題占據頭條。
雖然彙豐入主恒升銀行多年,但恒升在市民心中始終保持著華資銀行的色彩。許多老一代港人仍然記得,恒升曾經是他們引以為豪的民族銀行。因此,當婁氏集團收購恒升的消息傳出後,許多市民紛紛將存款從彙豐和渣打銀行轉至恒升。
恒升銀行背靠婁氏集團這棵大樹,讓市民看到了華資銀行重新崛起的希望。而大規模的資金轉移,立即引起了彙豐高層的警覺。
龐約翰統計完數據後,急忙向浦韋士報告:“老板,僅僅一周時間,我們的現金儲備就被提取了三千多萬元。美元和英鎊存款也在持續減少。照這個趨勢下去,將對我們的流動性造成嚴重衝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浦韋士怒不可遏:“混蛋!我就知道這小子收購恒升銀行沒安好心。剛接手就給我們製造這麼大的麻煩!”龐約翰站在一旁,不敢多言,靜待上司的決策。
浦韋士麵臨兩難境地:一方麵,港城回歸大局已定,英資銀行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隨意壓製華資;另一方麵,若放任恒升銀行發展,彙豐的壟斷地位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西環——港城華商最集中的區域,恒升銀行總部重現往日輝煌。當年英資銀行不屑於從事的中小企業貸款業務,正是恒升起家的根本。多年來,恒升銀行的職員始終保持親切的服務態度,甚至能夠走出櫃台,與熟客閒話家常。
這種人性化的服務方式,讓恒升銀行在港城中小企業和市民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婁氏集團收購恒升後,更是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一係列惠民措施,吸引大量華人儲戶前來存款。
如今恒升銀行各個網點前都是門庭若市,排起長龍的市民等待將錢存入這家重新回歸華資的銀行。
“您好,麻煩幫我存港元。”一位華人老太太遞上鈔票。
“好的,馬上為您辦理。”恒升銀行的櫃員熟練地清點鈔票,放入點鈔機過數後,微笑問道:“阿婆打算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