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婁氏現在肯高價收,不如早點脫手算了,免得最後被套住。”
“是啊,萬一婁氏突然不收了呢?到時候怡和、置地股價暴跌,我們想跑都跑不掉。”
“現在放盤!就現在趁高賣出!”
市場情緒迅速分化,何曉最初以每股15港元收購置地股票,但在市場推動下,股價迅速飆升至25港元。高位之下,疊加怡和係負麵財務信息的傳播,許多股東開始動搖。尤其是一些早期進入的投資者,即便以25港元出售,也已賺得盆滿缽滿。
很快,股市中出現第一波小規模拋售,導致股價單日下跌兩三港元。這一波動進一步動搖了持股者信心,更多人選擇跟進拋售。而何曉手下的投資團隊則冷靜承接這些籌碼,悄然之間,已將置地公司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5。
……
港城中環,怡和洋行總部會議室內的氣氛降至冰點。
亨利·凱瑟克望著屏幕上不斷下跌的股價,眉頭緊鎖,不得不再次召集緊急董事會,呼籲各位股東共同出資、回購股票以穩定局勢。
“怡和這些年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亨利試圖穩住局麵,“以我們的實力,這些債務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還得起?那你就去還啊,為什麼找我們要錢?”一位股東毫不客氣地反駁。
“你應該去消除市場上的利空消息,而不是在這裡向我們施壓。”另一人冷冷補充。
“公司搞成今天這個樣子,不就是你們兄弟倆激進的策略導致的嗎?”
“請你們自己負起責任來。”
股東們紛紛將矛頭指向凱瑟克兄弟,拒絕共同承擔風險。
亨利見狀,語氣逐漸激動:“何曉在市場上收購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們在這個時候動搖!我們不能讓華人資本騎到我們頭上!怡和是英資的旗幟,是我們在遠東商業尊嚴的象征!如果失去了怡和,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家公司,更是整個英資集團的臉麵與未來!”
然而,回應他的卻是更加冰冷的現實:
“亨利,我們手中的股權怎麼處置,是我們自己的事。”
“你還無權替我們做決定。”
“公司既要我們出錢救急,又不給我們話語權,憑什麼?”
“……”
亨利·凱瑟克麵色鐵青。他最不願看到的事情正在發生:並不是輸給對手,而是敗給了自己人的離心離德。
他最後幾乎是在呐喊:“這是什麼時候了?你們還在計較短期利益?隻要我們挺過這一關、保住置地,將來還怕賺不到錢嗎?!”“各位,在1982年時候,我們市值依舊有600億港元,置地公司市值在110億港元,公司在中環黃金地段有多個甲級寫字樓,國際一流酒店,數百間超級市場。”
“我們的交易廣場,康樂大廈,置地廣場都不要了嗎?這些每年都能為我們帶來巨額租金來源,我們旗下也有惠康超市,7—12便利店,萬寧藥房等等產業。”
“這不包括我們的建築,航運,保險,等其他產業鏈,從長期看的話,我們怡合公司未來前途一片光明,這些錢,我們以後都能賺回來。”
麵對亨利凱瑟克勸說,這些股東們可不聽,那位比較年長的股東說道:“亨利,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1982年,瑪格麗特在四九城那一摔,莫非,我們怡合市值也摔了嗎?”
“怎麼會跌的這麼慘,從加起來是有個700億港元地步,到現在隻有150億港元,四分之一都不到,被婁氏集團區區一屆華商給欺負成這樣?”
1982年,撒切爾訪問龍國四九城,在那裡,龍國和英吉利洽談港城事情,結果,就在特彆重要場合狠狠摔了一跤。
龍國基於外交禮儀,對這件事沒有報道,卻是被外媒給在全世界大肆宣揚報道。
這也被視為英吉利最後要從港城撤退象征,等到龍國和英吉利商量和談談話公布以後,果然,港城要按照金陵條約,在1997年歸還給龍國。
但是當初的一切撤退恐慌都已經消散了,他們在海外的投資不像是在港城這樣有優勢,所以必須要保留港城這裡業務資產延續,事關整個公司以後戰略發展。
“是啊,你們一味的擴張,想沒想過公司能不能撐得起這麼高額負債呢?”
“你們如果想讓怡合能夠留著在港城,當初就不應該這麼極力擴張。”
“當初聽紐璧堅的話,把九龍倉繼續拿著在我們手裡麵,如今我們也不用麵臨這麼吃力局麵了。”
“……”
都說國難思良將,家貧思賢妻,這句話半點也不假,當初紐璧堅看好港城發展,不肯放棄九龍倉,可是這些股東們呢,都想著逃離港城,甩賣資產了。
現在,事實證明紐璧堅當初看法是對的,他們又後悔了,可是這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
“我們不能把錢拿出來,婁氏集團不知道有多少資金要跟我們競爭,現在公司內部債務都自顧不暇,用龍國人的話說,這叫做內憂外患,攘外必先安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先把債務解決,再讓我們拿錢回購股份。”
“是啊,你先把公司債務給解決了,再說讓我們解決股份事情。”
“你總要把債務解決了,不能我們給你解決了股票,你又要我們解決債務。”
“這些債務可不是我們問題,你先解決了這個。”
“……”
所有股東們都是不約而同了,直接就一句話,要亨利凱瑟克把這些債務還清,他們才會把錢投入在公司股票回購上。
亨利凱瑟克如果有錢能夠還清楚公司上百億債務,現在肯定去股票市場上跟何曉競爭回購自己家股票,趁機增持自己家在公司持股比例了。
股東們都跟亨利凱瑟克吵的不歡而散,所有人都離開後,他也回到了自己辦公室裡麵。
亨利凱瑟克給彙豐現在總裁浦韋士打了電話過去。
沒等他說話,就聽到浦韋士說道:“亨利,你給我打電話過來,是打算要把銀行的錢提前還給我們嗎?下個月,你們的一筆債務就要到期了,彙豐可是在等著你們這一筆資金。”
亨利凱瑟克不耐煩說道:“浦韋士,你現在不要跟我說這些,給我貸款個10億港元吧,我要在市場上跟婁氏集團搶回我們股票。”
浦韋士聽到了這話,覺得亨利凱瑟克是想仗著怡合洋行店大欺客嗎?如今尚且欠著他們銀行百億港元不還,現在居然又想跟他們繼續借錢?
有這麼欺負人嗎?
“亨利,你在說什麼,我們在等著你還錢,你又要跟我們借錢,說實話,我們現在也無法估量何曉手裡到底有多少資金,你要是跟他爭奪得話,你就不怕他把你怡合洋行都收購?”
浦韋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