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四皇子順利繼位,不惜對皇帝痛下殺手。
蕭清雅得知這個秘密後,震驚不已。
她深知這個秘密一旦公開,必將引起宮廷的巨大震動,但同時也可能成為自己擺脫困境的關鍵。
然而,還沒等她有所行動,皇後似乎察覺到了她已經知曉秘密,決定先下手為強。
皇後指使自己的心腹,誣陷蕭清雅意圖謀害皇帝,將她打入大牢。
舉征和蕭豐江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他們四處奔走,試圖尋找證據證明蕭清雅的清白。
在大牢中,蕭清雅遭受了嚴刑拷打,但她始終咬緊牙關,不肯屈服。
就在她幾乎絕望的時候,舉征終於找到了關鍵的證據,能夠證明皇後的罪行。
舉征帶著證據,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想要麵呈皇帝。
可皇後早已在宮中布下重重阻礙,舉征幾次都被攔在宮門外。
蕭豐江則在朝堂上,利用自己之前拉攏的大臣,向皇後一方施壓,試圖引起皇帝的注意。
大牢中的蕭清雅,傷勢愈發嚴重,但她心中的信念卻越發堅定。
她在等待著舉征和蕭豐江的好消息,同時也在謀劃著出獄後的行動。
終於,在舉征和蕭豐江的不懈努力下,皇帝得知了真相。
皇帝大怒,下令將皇後及其黨羽捉拿。
蕭清雅被無罪釋放,可她還沒來得及喘息,
四皇子得知母親被抓,狗急跳牆,糾結了自己的勢力,準備發動政變。
蕭清雅會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政變?她能否在這場宮廷風暴中守護住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
蕭清雅深知四皇子此次政變來勢洶洶,她迅速與舉征、蕭豐江會合,共同商議對策。
他們決定先穩住宮中的局勢,蕭清雅利用自己在宮中的人脈,秘密聯絡了一些忠誠的將領和侍衛,讓他們做好應對準備。
舉征則帶領一部分人手,加強皇宮的防守,設置重重關卡。
蕭豐江則負責安撫朝中大臣和民眾的情緒,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四皇子的軍隊很快就兵臨城下,喊殺聲震天。
蕭清雅親自登上城樓,鼓舞士氣。
「將士們,今日我們守護的是正義與忠誠,絕不能讓亂臣賊子得逞!」
士兵們被蕭清雅的勇氣所感染,士氣大振。
然而,四皇子的軍隊攻勢猛烈,漸漸突破了一道道防線。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城外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原來是蕭清雅的舅舅鎮守北域的王互音帶兵前來救援了。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蕭清雅的大表哥王觀識。
王互音和王觀識的到來瞬間扭轉了局勢,四皇子的軍隊開始陷入慌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清雅大喜過望,立刻下令打開城門,與援軍內外夾擊。
王觀識身先士卒,衝入敵陣,如虎入羊群,殺得四皇子的軍隊丟盔棄甲。
四皇子見大勢已去,企圖逃跑,卻被舉征發現,帶領一隊精兵將其攔截。
最終,四皇子被生擒,他的軍隊紛紛投降。
宮廷暫時恢複了平靜,可蕭清雅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安寧。
王互音建議蕭清雅趁此機會,徹底清除宮廷中的隱患,鞏固自己的地位。
蕭清雅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舅舅的建議不無道理。
但她心中又有些不忍,畢竟宮廷中的許多人也是身不由己。
經過一番內心的掙紮,蕭清雅決定采取較為溫和的手段。
她隻處置了那些罪大惡極、死心塌地追隨四皇子和皇後的人。
對於其他被脅迫或者一時糊塗的人,則給予了改過自新的機會。
然而,她的仁慈並沒有換來所有人的感恩。
一些曾經與四皇子勾結的餘黨暗中勾結,企圖再次掀起波瀾。
與此同時,皇帝的病情雖然有所好轉,但身體依舊虛弱,立儲之事迫在眉睫。
其他皇子眼見蕭清雅在此次政變中嶄露頭角,對她愈發嫉妒和忌憚,紛紛在皇帝麵前進讒言,試圖抹黑蕭清雅。
麵對各方的陰謀和壓力,蕭清雅沒有絲毫退縮。
她一方麵加強了自身的防備,時刻留意著那些餘黨的動向;
另一方麵,她更加用心地照顧皇帝,向皇帝展示自己的孝順和忠誠。
舉征和蕭豐江也在全力協助蕭清雅,他們暗中調查那些進讒言的皇子的把柄,以備不時之需。
在一次宮廷宴會上,那些嫉妒蕭清雅的皇子再次發難,指責蕭清雅在處理政變餘黨的事情上過於手軟,導致宮廷仍不安寧。
蕭清雅不卑不亢地回應。
她陳述了自己的初衷,強調了寬容與仁愛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了那些皇子彆有用心的企圖。
皇帝在一旁默默地觀察著,心中自有思量。
就在這時,一名神秘的宮女突然出現,聲稱有重要的證據要呈給皇帝。
宮女呈上的證據竟然是一份關於其他皇子與外部勢力勾結,意圖謀權篡位的密函。
皇帝看後臉色大變,怒拍桌子。
蕭清雅也是心中一驚,沒想到這些皇子竟然如此膽大妄為。
那些發難的皇子們頓時慌了神,紛紛跪地辯解,稱這是誣陷。
皇帝陷入了沉思,他看向蕭清雅,似乎在等待她的看法。
蕭清雅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蕭清雅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父皇,此事還需謹慎查證,不可僅憑一封密函就定了皇兄們的罪。但也不能輕易放過任何可能危害江山社稷的隱患。」
「兒臣建議,先將皇弟弟們軟禁,暗中徹查此事,若確有其事,再依法處置;若隻是誤會,也可還皇弟弟們清白,以免寒了眾皇子的心。」
皇帝微微點頭,覺得蕭清雅的建議頗為妥當。
於是,那些皇子被軟禁起來。
經過一番嚴密的調查,發現密函所言屬實,這些皇子確實與外部勢力有勾結。
皇帝龍顏大怒,下令嚴懲不貸。
這些皇子被剝奪了封號和封地,流放邊疆。
經此一事,皇帝對蕭清雅愈發欣賞和信任。
立儲之事也逐漸明朗,蕭清雅成為了最熱門的人選。
朝廷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大臣突然聯合起來,反對立蕭清雅為儲君。
麵對大臣們的聯合反對,蕭清雅決定先禮後兵。
她私下邀請幾位為首的大臣麵談,誠懇地詢問他們反對的緣由。
並表示自己願意傾聽他們的顧慮和建議。
然而,這些大臣卻態度強硬,堅持認為蕭清雅身為女子,難以擔當儲君重任。
且擔心她日後會因感情用事而誤國。
蕭清雅並未動怒,而是冷靜地列舉了自己過往在處理宮廷事務中的明智決策和為國家利益著想的種種表現,試圖說服他們。
但大臣們不為所動,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指責蕭清雅野心勃勃。
蕭清雅明白,一味的退讓無法解決問題。她決定借助皇帝的權威,向皇帝詳細陳述了大臣們的頑固態度以及自己的抱負和決心。
皇帝聽了蕭清雅的陳述後,沉默良久。
他深知蕭清雅的能力和品性,但又不得不考慮大臣們的意見所代表的朝堂勢力。
最終,皇帝決定舉行一場公開的辯論,讓蕭清雅與反對的大臣們當麵對峙,以理服眾。
在辯論會上,大臣們言辭激烈,不斷強調自古以來女子不能為君的傳統。
蕭清雅則據理力爭,指出時代在變化,女子也能有治國之才,並舉出曆史上一些傑出女性的例子。
辯論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僵持不下。
就在這時,舉征和蕭豐江帶著收集到的證據出現,這些證據表明那些反對的大臣們自身存在貪汙受賄、結黨營私等不法行為。
局勢瞬間逆轉,大臣們陷入了恐慌和被動。
蕭清雅抓住這個機會,成功說服眾人。
【祝南陵島552年蕭清雅晚安】
喜歡峻勳英雄請大家收藏:()峻勳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