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在6月28日,收到了賈詡於7月23日發出的四百裡加急快信。
當時,楊平正帶著鐘矛、呂姝、郭嘉,在護民軍第12師的護衛下,來到昫縣今連雲港)海邊視察。
同行的,還有一隊工程兵和1000人的後勤兵。
楊平此行的目的就是食鹽——來到三國時代半年多,他自己吃的鹽經過自己提純的精鹽。
而百姓吃的鹽質量差、有毒且昂貴。
作為來自21世紀的人,楊平掌握熬煮食鹽、海灘曬鹽等簡單知識,腦中還有十幾個海水製鹽的視頻。
半個月前,彭城之戰結束後,楊平便派一隊工程兵到海邊實驗曬鹽方法;
後續大部隊到達後,又派1000名後勤兵在昫縣繼續大規模的實驗。
6月23日,楊平在徐州彭城召開第二次開疆擴土大會,將豫州、徐州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強,
發配到恒河以東、今伊朗以西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開荒。
處理完這些事後,他便趕往海邊曬鹽場。
看到海灘上堆積如山的、可當貨幣使用的精鹽,呂姝、郭嘉等人皆目瞪口呆,楊平卻反應平淡。
同行的還有徐州州長鐘矛他此前擔任宛州州長一個多月,完成宛州分田編戶工作後,由周田暫代宛州州長,他則趕來徐州任州長,同時兼任護民軍第四鎮護軍‘類似政委’)。
鐘矛同樣也驚詫於,楊平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自古以來,都有煮海得鹽的做法,但卻從來沒有想過,直接利用太陽這種最常見的能源,將源源不斷的精製白鹽給曬出來。
如此節省損耗,卻能大規模地產出昂貴到極致的精鹽。
ps:東漢時有海水曬鹽法,不過,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如缺乏高效的結晶池設計、對天氣依賴性強等),
曬鹽的規模和普及程度不如煮鹽法廣泛,煮鹽仍是更主流的製鹽方式。)
作為窮苦人家出身的鐘矛,不由得開口問道:“都督,這等精鹽,我太平民團治下如何出售?”
鐘矛算是問到點子上了——跟著楊平過來的呂姝、郭嘉,以及東海郡原本的富商糜竺等一批徐州土著,立即目光灼灼地看向楊平。
就聽楊平風輕雲淡地說道:“本都督將曬製海鹽的方法、具體流程刻成石碑,沿海岸線,每隔百裡樹立一個。
以後,九州沿海,所有人均可以在沿海十裡之內租賃土地,或曬製海鹽,或用古法熬製海鹽。
所產出的鹽,由太平民團商部進行收購,收購價為:本年度大米或小米或麥子一斤同等的價格。
由商部安排全國各個縣,每個縣以招標的辦法,選出一個食鹽經銷商,精鹽全國統一零售價:每斤精鹽價格,不得超過當地大米、小米、麥子同期兩斤的價格。
對於路途遙遠或者行路艱難的地區,商部會給予經銷商一定的補貼。
但是鹽價,必須穩定在同等重量不得超過當地糧價的兩倍!
若超出這個價格,本地縣令和食鹽經銷商,抄家滅族!
這是底線!”
聽著楊平對食鹽的規劃,在場眾人立刻在心中做了計算——
東漢的糧價,在漢明帝時期達到最低,折合一下,一斤穀子大概就兩文錢。
而楊平已經將打下的土地,全部平分給治下百姓,如此,有個五六年時間,全國的糧價將會降到低於漢明帝時期,
也就是說,到時全國各地的鹽價就會控製在四文錢以內!
天呐,這是個什麼水平?!
而且,楊都督明確表示,會將曬製海鹽的操作流程公之於眾,所有人都可以來海邊租賃土地、曬製海鹽。
而曬製海鹽,產量如此之大,即便是以東漢巔峰時期的5000萬人來算,一個人一年消耗不過10斤,共計需要也不過5億斤食鹽。
目前這個實驗性質的海鹽場,隻有1000多畝鹽田計算,一年便可以獲得超過100萬斤食鹽,隻需要500個這樣的實驗場,就可以滿足整個大漢食鹽的需要。
而大漢沿海各縣,至少能開墾出一萬個這樣的實驗場,食鹽產量會達到供大於求的要求。
而且楊都督又給各地製定了食鹽最高價,這樣一來,走私鹽根本就沒有利潤,從此以後,私鹽販子這個勾當,就可以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楊都督讓全國百姓吃得起精致的食鹽,這是多大的功德?!
故而,一群人稍微沉默片刻,便紛紛對著楊平躬身行大禮道:“都督英明!當萬世流芳!”
楊平倒沒什麼得意,畢竟,他在21世紀,就一直吃的是低價精鹽。
示意眾人起身,楊平就帶著他們,陪同鹽場的負責人,一項項地觀看曬製海鹽的每一道工序。
可以說,曬製海鹽沒有任何難度,需要的,也僅僅是保護好曬鹽的工人。
眾人就見:被楊平派來充當技術指導人員的後勤兵們,紛紛穿著特製的長筒皮靴以及長筒手套。
期間,楊平給商部趕過來的負責人,下了一道命令:“以後,凡開曬鹽場的,必須置辦足額的皮鞋、皮手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商務部要定期檢查,若發現鹽場勞作的人員,手腳有腐蝕的跡象,輕則重罰鹽場,重則關閉鹽場,追究鹽場主的刑事責任!
這些,商部要做出標準的細則,連同本都督公布的曬鹽之法,一同刻到石碑上。”
看著楊平如此以人為本,跟隨在後邊的糜竺,再一次慶幸自己的做法。
糜竺做了什麼?糜竺把他妹妹糜氏送給了楊平的外舅呂布做小妾。
這裡說一句,糜竺這個大地主、大豪商,當年在劉備主政徐州的時候,沒有送上妹子,反而在劉備被呂布擊敗以後,帶著幾千殘兵敗將都要散夥的時候,不僅送上了妹子,而且送上了家奴、糧草,傾家蕩產幫助劉備,這投資的眼光也是沒誰了。)
楊平拿下彭城後,糜竺倒是想把妹子送給楊平,可是思慮半天,發現楊平走到哪裡,都帶著呂姝,少年夫妻此時正是蜜裡調油,送一個人去插腳,起不到正麵作用,反而能起反作用。
糜竺在看到了養傷的呂布之後,特彆是聽說護民軍攻擊定陶時,在途中,把在小沛避難的劉備家眷給抓了。
呂布憤恨劉備背刺他,就把劉備的妾室甘夫人納為小妾,不顧胸前斷了兩根肋骨,夜夜折騰。
糜竺就想著:與其把妹子送給楊平,自己得不到什麼好處,還惹一身騷,還不如把妹子送給呂布這位未來的國丈,好處肯定是能大大的撈。
所以,原本曆史上為劉備生下阿鬥的甘夫人,以及陪著劉備東奔西逃的糜夫人,全部成了呂布的妾室,阿鬥根本就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上了!這段,主要是回應一下前文書友的評論。)
楊平是在昨晚行進一夜夜間涼快),今日清晨抵達海邊的。
吃過早餐後便開始巡視曬鹽場,此時太陽剛剛升起,不過早上8點多鐘,但無遮無攔的海邊,仍曬得人們難受。
於是,參觀完製鹽過程之後,楊平就帶著眾人來到了臨時休息的營地。
說是營地,其實就是太平民團的簡易窩棚,擋不了風,勉強能遮一下雨、遮一下陽。
本來,楊平是想在這裡主持一下關於建立曬鹽場、全國轉運食鹽等各個環節統籌的會議。
但一群人剛落座,奔騰的馬蹄便從西而至,一名背上插著四麵小紅旗的騎士,氣喘籲籲地給楊平遞上了一封信。
楊平接過信件一看,是賈詡寫的,於是找了個安靜的地方撕開信件,看完之後,楊平心緒莫名——
本來,楊平以為,經過自己這隻小蝴蝶這麼一撲騰,在關中地區混戰的李傕、郭汜二人,有可能會背離曆史上的行程,不會在六月份率部離開長安去追擊漢獻帝劉協。
卻沒有想到,這兩個二百五不知是出於何種考慮,仍回歸了曆史的正線。
此時的關中地區,出現了一片權力真空。
楊平在來徐州之前就做了推演:如果李傕、郭汜離開關中,自己要不要命令在南陽地區的守備軍隊,通過武關道前去接收關中?
最終,楊平給否決了——
原因是:被李傕、郭汜這兩匹惡狼折騰了數年的關中地區,農業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所有灌溉的渠道全部廢棄,所有的農田廢棄了九成!
如果要拿下關中,至少在明年秋收之前,就得源源不斷地向關中輸送物資。
更要命的是,關中經過李傕、郭汜這麼一折騰,雍州現在人口估計連50萬都沒有,
而且,都在關中平原以外的黃土高原地區分散著,治理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楊平要執行迅速平推三國的整體戰略,想的就是讓賈詡出使關中,穩住那兩個追擊漢獻帝失敗的二百五李傕、郭汜,
待自己擊敗河北袁紹、漢獻帝劉協等人聚集的地主豪強武裝之後,
以關東地區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充盈的府庫錢糧,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向西拿下關中、涼州之地,
就像當年進行完三大戰役勝利之後,再進行渡江戰役就勢如破竹了。
卻不曾想,賈詡在信中給自己的提議:不是穩住李傕、郭汜,而是直接收服他們。
收服之後,留下他們在關中地區收攏的部眾這些人,大概率可能會接受楊平分田編戶的政策,建設關中)。
而李傕、郭汜原本的核心西涼兵,願意加入護民軍的,就按照對張繡所部的處理進行整編,
李傕、郭汜的死忠分子,可以直接編練成開拓兵團,讓他們西出玉門關,尋個地方去建國稱王。
賈詡意思是:把這兩支相當有實力的部隊當成趟路打手,讓他們在西出玉門關前,把涼州地區的馬騰、韓遂,這些地方軍閥直接梳理掉!
如此,這支偏師,既不會牽動太平民團太大的精力,影響與河北的對決。
而且,這隻偏師也有七成的把握,在與河北對決落幕之前,就能把涼州獻過來。
不得不說,賈詡給楊平畫的這個大餅,讓楊平心動了。
拿著信件,楊平示意鐘矛帶著眾人,繼續商討食鹽的事情,他則帶著呂姝、郭嘉,來到了一個曬鹽工人的窩棚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平將賈詡的信件遞給了郭嘉。
郭嘉看完後,楊平問道:“奉孝,想必你應該也能猜得出,本都督不準備在短時間內出兵關中,這是個投資很大,收益很小的事情。
故而,本都督早前命令,隸屬於第三鎮的教導營4000餘精銳,在黃河拐彎之處修築新的關城——潼關。
目的就是把紛亂的關中暫時隔離起來。
如今賈詡顧問準備出使關中,卻給本都督提了這麼一個宏大的戰略。
奉孝以為,本都督是應該執行自己既定的策略,還是執行賈詡顧問的策略?”
郭嘉不愧是鬼才,思維轉動速度相當快。看完賈詡的信,郭嘉就在心裡感慨:
賈詡這老狐狸不愧是涼州人,這是想儘辦法,給他們涼州勢力在楊平太平民團裡增加話語權。
如果按照楊平原來既定的政策,打完河北再去收拾西北,那麼涼州仍然是楊平新政權中最後平定的地方,除了投降派就是投降派,能有什麼話語權?!
可按照賈詡的這個戰略構想,那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