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下意識的一鍵三連,沒有絲毫猶豫就否定了諸葛丞相的還政想法。
諸葛亮正在欣慰終於可以將重擔交付出去,沒想到陛下竟然這麼堅決反對。
自古以來,天子與權臣之間,都會因為權力最終反目。
光是前漢,就有梁冀霍光的前車之鑒。
諸葛亮希望自己能夠興複漢室,不負先帝重托,並不想因為貪戀權勢,重蹈那些權臣的後轍。
自古帝王最無情,坐上這個位置久了,就算至純少年,也會因為被分走權力而不滿,諸葛亮不希望有那麼一天。
這次南征,陛下在成都坐鎮的表現已經非常驚豔,籠絡世家,恤孤令,都是驚才絕豔之舉,古來明君不過如此。
既然陛下已經有了明主之資,那麼自己貪戀權柄就成了不智之舉。
所以才會有凱旋祭告之後他想要還政給劉禪的舉動。
劉禪腦海中的警笛已經響成一片。
開玩笑,曆史上的劉禪兢兢業業,還是諸葛丞相打好基礎後,這才守住了蜀漢政權幾十年。
現在如果直接換上自己這個政治小白,那蜀漢能堅持幾年可不好說。
劉禪感覺自己高考時候腦筋都沒轉那麼快,臉龐上都開始發紅,他首先開口下令:
“百官退下!朕與相父有要事商議。”
將驚疑不定的百官統統趕了出去,劉禪影帝上身,把這輩子能想到的不開心都回憶了一遍,
他瞬間眼眶微紅,兩滴眼淚從眼角順著臉頰滑下,滴在身前的青磚上。
“父皇!孩兒不孝,不知哪裡惹了相父,竟然害的他想要放權避禍,置江山社稷於不顧,孩兒罪該萬死啊!”
諸葛亮聽到劉禪說得這麼嚴重,慌忙跪下請罪:
“陛下嚴重了,這是臣的一片赤誠之心,是微臣覺得陛下已經可以管理好國事,
這才想要還政於陛下,絕對沒有放任不管的意思啊!”
真~影帝~劉禪依舊不依不饒,帶著哭腔回應:
“相父休要欺朕,如今大漢百廢待興,正是需要相父撥亂反正的時候,朕如何擔的起啊!”
“好了阿鬥,彆裝了,你為什麼不想為師還政於你?”
論對劉禪的了解,可能原身的老爹都不如常年教導他的諸葛孔明。
原本被劉禪的驚人之語駭到,諸葛亮還跪地解釋,可通過他對劉禪的了解,以及這假的不能再假的眼淚,判斷這其中一定有事。
此時沒有其他人,諸葛亮直接擺出師傅的架勢,馬上就鎮住了劉禪。
穿幫了?
按照原身的記憶,諸葛丞相直呼阿鬥,這就是擺出師傅的威嚴,還敢作妖,恐怕真的會被責罰。
這麼大的人了,還是皇上,如果在宗廟被打板子,那才是真的臉都不要了。
劉禪諂著臉從地上起身,跪坐在蒲團上向諸葛亮道歉:
“相父,朕沒有裝,朕是真的不想還政,相父答應過父皇,會好好輔佐朕的。”
“朕也和相父約定,政歸丞相,祭由寡人,就讓朕好好當一個吉祥物不好嗎?”
“吉祥之物?陛下隻想做一個朝廷之上的嘉瑞?不想管理政務?”
諸葛亮雖然不知道吉祥物是什麼意思,聰慧的他還是給出了本土化的解釋。
“嘉瑞?算是吧,相父覺得,前漢諸多皇帝陛下,都是好皇帝嗎?”
“當然不是,成帝劉驁沉迷酒色,荒廢朝政,最終促使王莽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