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終於肯回成都了?”
“讓我好等啊!”
正在成都休沐訪友的李嚴,聽說劉禪明日就要到成都的消息,馬上讓人通傳,他明日也要參與迎接。
這半年時間,他多次往來成都麵聖,結果都撲了個空。
陛下竟然躲在漢中不歸!
他很想追到漢中去當麵斥責陛下,
隻是金牛道天險,尋常車馬運送一次輜重,就需要十幾二十天,
帶著從人一個往返,就需要一月,風餐露宿,還有棧道險路,他實在是不想踏上這條路。
明日陛下回朝,他可就不會客氣了。
李嚴當即沐浴更衣,準備好朝服,焚香靜坐,思索明日應該如何麵聖。
他不是去奉承陛下的,而是要直言進諫,好好點醒陛下!
天子,就應該有天子規範!
第二天一早,是冬日難得一見的晴天,蜀地的寒霧也少了很多。
隨著傳令兵的不斷通傳,陛下攜大軍再有一個時辰就能到達升仙橋。
諸葛丞相率領百官此時就在升仙橋這邊等候,劉禪特意叮囑不需要驚動百姓。
所以此次迎接除了禁衛警戒,並沒有世家和百姓參與。
看起來歡迎的隊伍比當初誓師出征時要寒酸的多。
已然冬日,百官的工作清閒許多,
這一年時間裡,平南中,拒魏軍,原本以為朝廷會元氣大傷,
沒想到經曆此番南征北戰,竟然國庫還頗有盈餘。
許多圍在孟光周圍的大臣都在不斷誇讚:
“大司農果然治賦有方,聽說今年朝廷結餘甚豐啊!”
孟光沒了財政壓力,這幾月脾氣都好了很多,見誰都是笑眯眯的:
“哪裡哪裡,都是陛下和丞相的功勞,我隻有微末之功啊!”
“大司農何必過謙,誰不知道前兩年朝廷每月虧空,官員俸祿都要一拖再拖,
如今不僅足俸足祿,還能應對兩場大戰,佩服佩服。”
“確實如此啊,聽聞陛下的內庫都快能跑耗子了,對比一下,大司農理財的本事,確實厲害。”
孟光還真沒怎麼關注陛下的內庫情況,畢竟陛下的幾支商隊從來都是三一納稅,
不然國庫也不能如此充裕,按理說陛下也應該收入頗豐啊?
孟光疑惑地問道:
“陛下做什麼了?我記得之前內庫充盈啊?”
旁邊一個大臣插話道:
“聽說是因為金牛道險峻難行,陛下聖駕停在漢中,等待整修金牛道。
這幾月沒見各種糧食鹹肉等流水一樣運往漢中?”
“怪不得市場上糧價都有所上揚,不過陛下也是在乎顏麵的,
自己掏內庫填補駐留軍資,一會孟大人就不要太苛責陛下了。”
孟光現在看陛下簡直就是點金手,怎麼會苛責陛下?
這次陛下前往漢中,儘管多方傳言,陛下有多英明神武,簡直古之名將在世,
這在孟光看來,不過是丞相給陛下貼金罷了。
至於丞相解除北方威脅就馬上回成都理政,陛下卻留在漢中遲遲不歸這件事,
換成以前的孟光,非得朝堂之上狠狠批評陛下一番。
看在陛下這半年為國庫積累這麼多財富的份上,孟光就不想去計較少年天子一時任性貪玩了。
現在國事有諸葛丞相和諸位大臣操勞,陛下要念先帝殷殷期望,早日用心國事啊!
文武百官的談論李嚴沒有參與,他自詡為孤臣,不屑去結黨營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