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子度憂心什麼?”
孟達說道:
“雖然當今少主仁德不輸玄德公,但如今天下,曹魏獨占十州之地,
擁兵百萬,而僅靠益州一地,如何抗衡?”
孟昭說道:
“蜀地自古天險,易守難攻,就算不能獨占天下,閉關自守也可保家族平穩,
子度既然不想困於上庸,何不向少主請求,交出兵權,申請回成都與興兒子團聚?
無非多要田宅財物,遠離紛爭,不也挺好?”
孟達有些心動,說實話,他自認帶兵守城與申儀不相上下,大漢兵卒什麼時候如此精銳了?
一日破城,如果硬扛,上庸能抗幾天?
到時候身死族滅,恐怕遠在成都的興兒也難幸免。
隻是族叔孟昭的建議,少主能同意嗎?
……
洵口城
劉禪大營。
“陛下!孟達回信。”
劉禪對於孟達是否能順利歸降,並沒有抱太大希望,
他記得原時空的孟達就一直在搖擺,
當然,能降更好,就算不降,他也會攻下整個東郡!
這是他立足中原的重要支點。
展開孟達的回信,語氣很是懇切:
“陛下禦覽:
臣孟達叩首死罪!昔年糊塗,誤投曹魏,罪不容赦,
今陛下英武,收複東土,臣日夜望風而泣,悔不當初!”
“臣願率部歸降,儘繳甲兵印綬,唯求陛下開恩,
允臣攜家小回成都,與犬子孟興及宗族團聚,做一太平黔首。
若蒙陛下垂憐,賜臣美宅良、安家金銀,臣感激不儘!
孟達叩首”
劉禪看完,一臉驚詫。
身邊的馬謖有些奇怪地問道:
“陛下?難道孟達不肯降?”
劉禪搖了搖頭,把信遞給馬謖觀看:
“恰恰相反,孟達願降,隻是他的條件出乎朕的意料,
不僅不要求保留親兵部下,甚至願意回成都安心做個富家翁?
難道他就不擔心朕出爾反爾,加害於他嗎?”
馬謖很快就看完了書信,笑著說道:
“陛下何必自謙,陛下與先帝仁德之名,天下皆知,
就連曹魏與東吳,德行方麵,絲毫不敢質疑我大漢。
按照謖的分析,降魏這麼多年,孟達名義上是一地太守,其實就是被禁錮在上庸的囚徒,
西邊有申儀,東邊是夏侯尚,對軍旅之事恐早就心冷了。”
劉禪這才點點頭,
“朕還糾結如果孟達投降之後,是否還需要讓他守上庸安他的心,這倒省了不少事,
賞賜太好辦了,朕彆的不多,隻有錢最多!
朕有錢!”
建興四年,也就是曹魏黃初七年春
大漢少主劉禪為聲援盟友東吳,親率大軍順漢水而下,連下三城,
孟達率上庸房陵守軍投降,舉家歸漢,天下震動!
……
江陵城
曹真大軍圍攻江陵已整整十天,期間多次攻上了城牆,
但在長江上的樓船拋石攻擊下,後續部隊支援出現斷層,導致攻上城牆的士卒被吳軍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