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遠征辛苦,臣為陛下賀!”
“相父免禮,合浦交趾已經克複,朝廷可以安排官員過去了。”
劉禪回成都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丞相府交接合浦交趾兩郡的事宜。
劉禪還給師娘帶回來一串上好的南珠項鏈,放在錦盒裡裝著,顆顆飽滿,異常好看。
向諸葛亮展示項鏈的同時,也介紹了一下他留在合浦的珍珠養殖事業。
提到帶回來的大象時,也說起帶回來取自交趾南部一年三熟的稻穀。
“兩月就可成熟的稻種?還耐旱地?可謂民生神物啊!”
“相父,沒那麼神奇的,這種水稻育秧費力,在交趾炎熱,一年可三熟,
成都這邊一年兩熟應該還是可以的。”
劉禪想到一個要點,他接著說道:
“交趾地廣人稀,那邊的人刀耕火種,可以輪作,土地也肥沃,成都這邊恐怕就得施肥了。
不過丞相可以著大司農派專人嘗試,如果不錯,再進行推廣。
如今朕已打通了牂牁郡到合浦交趾直接的水陸通道,也留下了士卒屯田,
依然是兵站一級一級運輸,有馬車和快船,糧食調撥會便利不少。”
當聽說劉禪又打通了牂牁郡到合浦之間的通路,諸葛亮震驚道:
“陛下,牂牁郡周圍山高林密,遍布瘴氣,這樣險惡的情況,您也能修出一條路來?”
劉禪很享受諸葛亮的驚訝,不容易啊,多智近妖的相父,也有驚奇的時候。
他一邊喝著冰鎮酸梅湯,一邊和諸葛丞相講述修路的趣事。
諸葛亮看著劉禪就像一個鄰家少年一樣,眉飛色舞地和他講述伐木修橋遇到的趣事,
丞相府的書房裡隻有劉禪與諸葛亮他們兩人,劉禪說道興起,還起身手舞足蹈比劃攻下合浦城的情形。
諸葛亮時不時問幾句有意思的地方,書房裡時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
黃月英抱著孩子準備進來,看到兩人相談甚歡,悄悄退了出去,沒有進去打攪,
還專門叮囑外麵的侍衛,暫時不要讓彆人進去。
這個初秋的下午,劉禪就像一個遠歸的孩子,絮絮叨叨和家人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曆。
當然,他還是隻講好的那些經曆,涉水登山,差點掉到山澗的驚險,東吳樓船的威脅,他輕描淡寫略過。
頂著烈日從茂密凶險的雨林中,開辟出一條坦途的艱辛,他一個字也沒提。
諸葛亮當然知道牂牁郡周圍的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
博聞強記,過目不忘的他,可不是那些讀死書的世家子弟。
親自到過南中的他,隻要劉禪提到相應的地名,他腦海裡就能直接想到那個地方的具體情形。
當劉禪和他分享牂牁郡西北大婁山、苗嶺峰巒疊嶂,風景美麗如畫的時候,
諸葛亮眼前浮現的卻是陛下帶著士卒手牽著手,貼在山崖棧道上,小心翼翼穿行的樣子,
一不小心,就會有石塊滾落峽穀,過了許久,才傳來落到水裡的聲音。
當劉禪顯擺自己多聰明,講述他帶隊,機智地推著兩用船上岸,
利用水陸兩用快船可以推著走的特點,繞行通過雷公灘,
這才節省了大量行軍時間,可以先於呂岱抵達合浦的幸運。
以及繪聲繪色講述雷公灘瀑布多壯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