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拔!攻克郡府,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賊蜀無道,毀我田莊滅我族!儘誅劉禪天下複!”
河東裴氏與衛氏的莊園被用作秘密集結之地。
兩家在河東經營多年,根深蒂固,采用分割族人的方式,隱匿了大量的田產資財。
此次漢軍大舉伐吳,而東吳派人過來聯絡勾連諸多世家反叛,正中兩家下懷。
原本出於保存家族考慮,在魏軍失敗之後,兩家並沒有直接對抗漢軍的統治。
作為世代門閥的生存之道,他們自然不會傻到和當時兵鋒正盛的漢軍直接對抗。
漢軍的分田地,分鹽,釋放奴仆等行動,他們也都隻是冷眼相看。
如今,終於等到了動手的時機。
他們耳目眾多,自然知道漢軍將不少老兵退役,許多主力也都調往南邊應對東吳,河東這裡非常空虛。
他們一方麵招兵買馬,一方麵和其他本地世家豪族勾連,想要複刻他們往常最擅長的那樣,鼓動百姓起來造反。
他們連童謠都編好了。
白頭雀,巢王屋,王屋傾,巢南竹。
竹有節,雀有族,不棲莽枝啼血哭!
用世家的學識,將劉禪政權比作亂政的王莽,將世家比作啼血哭泣的山雀,
當童謠編好之時,眾多世家感同身受,暗自垂淚,均稱此童謠必能傳遍天下,號召天下百姓共襄義舉!
而編出童謠的衛家二公子,更是被眾人推為新一代文采第一人!
有此口號童謠加持,大事必成!
隻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們興致勃勃用這些去招募百姓充當炮灰時,發現實際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
在裴氏與衛氏等眾多世家設想當中,以他們世家的威望,以及在士林中的地位,那些賤民稍微一鼓動,不應該馬上響應嗎?
當年的綠林赤眉,不就是這樣的?百姓鼓動起來,衝擊州府,將王莽新朝安排的官吏驅趕砍殺,
然後他們世家掌控這些所謂義軍,打下地盤之後,等待共主出現,他們就是從龍之臣了。
多好的劇本?
他們完全照做了啊!
那些賤民什麼眼神?竟然敢這麼鄙夷地看著他們這些高門大戶派去的人?
一番折騰,幾家世族能招募到的,也隻有各地的青皮無賴,以及無處藏身的賊寇。
普通百姓,他們竟然一個都沒招募到?
還好,他們原本的家丁與私兵,基本都投奔了過來,加上這些青皮無賴,總算湊出兩千大軍!
在河東一郡,也算得上是響當當的勢力了,要知道河東郡駐紮的郡兵,才六百多人。
他們以私兵作為基礎,總算把這群七拚八湊的士兵捏合起來,起碼像那麼回事。
河東靠近河套,眾世家硬生生湊出來一支百人的騎兵,穿著甲胄,帶著其他人,浩浩蕩蕩向著郡府進發。
隻要他們打下了郡府,不僅可以獲得府庫的糧草裝備,也能讓那些翅膀硬了的泥腿子們,知道天變了!
“賊蜀無道,毀我田莊滅我族!儘誅劉禪天下複!”
……
蒲津渡
“賊蜀無道,毀我田莊滅我族!儘誅劉禪天下複!
哈,衛家此時口號編的真是不錯,還有一首童謠,是什麼來著?”
此時的渡船之上,坐在中間,帶著兜帽的男子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