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出來的人一頭霧水,魏三他們卻輕車熟路了,打聽到擺攤的地點,幾個人找房子,剩下的人收拾好,出攤。
一群人到了熱鬨路馬路市場,市場很熱鬨,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當地小吃,布料衣服,鞋襪,五花八門,賣什麼的都有,找了個邊上空地方,支了六個攤位。
魏三被油炸糕的香味吸引了,豪氣的買了二十個,蹲油鍋旁吃了三個,跟攤主攀談。
衣服攤位上圍了人,魏三瞥見幾個生瓜手忙腳亂,用攤主破布擦了下手指,拿著油炸糕回衣服攤,開始賣貨。
劉桂東和五哥一人吃了一碗冷麵,也慢悠悠的過來賣貨了。
“都是港貨,喇叭褲26,就我身上穿這種,花襯衫和白襯衫18,一次購買超過五十塊錢送一雙絲襪,絲襪數量有限,送完就沒了。”
“牛仔褲36,t恤18,所有的衣服,男女款都有,都是港城流行的款式,怎麼搭配都好看,同誌,相中拿身上比劃一下,買不買無所謂,彆弄埋汰就行。”
這次他們一家投了一萬二,東北市場還沒穩定,沒法分夥,先合在一起乾兩個月。
考慮到現在還熱,不能一點夏天衣服不拿,三寶時尚服飾生產的最後一批夏季衣服,他們拿了三百件t恤,三百件襯衫。
“牛仔褲和t恤便宜點,一套五十,給我來一套。”
八嫂麵帶微笑,小嘴叭叭的。
“這位女同誌,衣服不講價,不要晃,進價就貴,那也沒搶到多少貨,賣兩天就沒了,買到就是賺到。”
“姑娘你身材高挑,眉清目秀,長得俊俏,穿上牛仔褲配t恤,絕對好看,這可是頭一份。”
“衣服不總買,買一次,買款式質量好的,能穿十年八年,這錢花的值當。”
是人就有虛榮心,被人誇俊俏,相中牛仔褲和t恤的姑娘心裡甜滋滋的,買一套衣服,兩個月的工資快花沒了,姑娘還是有點猶豫不決。
哪怕便宜個一兩塊,她立刻就掏錢了。
八嫂離姑娘近些,壓低聲音說:“我多給你送雙絲襪,一雙賣一塊五呢,彆讓彆人瞅著,不然可送不起那麼多。”
姑娘聽後心頭一喜,那絲襪也是好東西,這可是她憑本事多要的福利。
“給我找一身我能穿的尺碼。”
“好勒。”八嫂麻利的給姑娘找了一套小碼,裝塑料袋裡,又往袋裡塞了兩雙絲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姑娘拿好了,過兩天有秋裝外套,風衣和夾克衫,都是港版,穿上特彆精神,數量不多,有喜歡的朋友領他們過來,到時給你送個頭花,就我紮頭發這種。”
八嫂把頭偏了一下,讓姑娘看了一下自己的頭花,為了打開市場,來個開門紅。
他們做了很多準備,準備了塑料袋,二百雙絲襪,碎布頭做成的頭花一百個,當贈品。
“行,過兩天我領朋友過來,記得給我拿頭花。”
“忘不了,你的模樣我一眼就能認出來。”
國人有愛湊熱鬨的習慣,哪個攤位圍的人越多,逛街的人買不買也湊過去看會熱鬨。
圍著攤子的人越來越多,八嫂忙著招呼其他顧客去了,一個攤子三四人看管,那也忙的手忙腳亂。
79年,男人穿著喇叭褲,花襯衫,牛仔褲搭配t恤,打破傳統的著裝示範,視覺與審美的巨大衝擊。
省會大企業多,經濟條件好,人們也愛俏,衣服賣得的很快。
“哥們,你這皮鞋沒有賣的嗎?”
“兄弟,你戴的是蛤蟆鏡吧?沒有蛤蟆鏡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