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一直到交公糧,就下了一場小雨,沒有造成任何影響,算是天空作美了。
特定曆史時期,農民繳納公糧本是一幅滿含國家情懷的畫卷,農民懷著對國家任務的高度責任感。
將一年的辛勤耕耘化作沉甸甸的糧食,滿心帶著完成義務後的踏實感送完糧庫,那一袋袋,一筐筐糧食,是農民對國家無聲的支持。
然而,糧庫裡個彆檢驗員成了這美好圖景中的害群之馬,他們仗著手中的權利,故意壓低糧食等級,無端吹毛求疵,想從中撈點好處。
以前是大集體,交公糧時農民就跟著隊伍把糧食運到糧庫,跟檢驗員打交道的是隊長和大隊長。
今年分田到戶,農戶自行繳納公糧,在與檢驗員溝通時被刁難,多數人選擇了忍氣吞聲。
有脾氣強的就把糧食挑走,辛辛苦苦乾了一年,繳納公糧時還被刁難,憋屈死了。
繳納公糧時童欣顏就讓曹敏留意糧庫的情況,在七家溝她就知道這裡的貓膩。
當時劉桂民在糧庫當臨時工,他們有熟人,繳納公糧時大隊長給檢驗員塞兩包煙或兩瓶酒,糧食合格就沒被故意刁難。
發現有農戶氣憤的挑著糧食離開,曹敏就在半道打聽情況,回來和童欣顏彙報。
童欣顏和曹敏開車去了村裡,找了幾個村長,以前村裡繳納公糧都是他們組織負責,他們和檢驗員的接觸多些。
“有兩個檢驗員愛刁難人,一個是臨時工,牛逼哄哄的,愛擺架子,說點好話,奉承幾句,給他遞支煙,他心情好就這麼地了,公糧就能順利交上了。”
何隊長頓了頓,繼續道:“還有一個是糧庫副主任的小舅子,以前是臨時工,前年轉正,端上鐵飯碗後更黑了。”
“繳納公糧從他手上過,大部分人都得給整點煙酒,沒準備煙酒的給他塞點錢,多少得意思點。”
“這是任務,農民又不能真的不繳公糧,我們跟他耗不起,當破財消災了。”
曹敏不解:“就沒有人找糧庫領導反映?”
何村長無奈的歎息:“之前也有氣不過,跟他吵起來的,最後也不了了之,能怎麼辦?”
“民不與官鬥,他姐夫是糧庫副主任,每年都要繳納公糧,糧庫都是他們的人,他想收拾誰可以讓同事出麵,我們是普通老百姓,不能得罪這種小人,忍一忍就過去了。”
童欣顏眸色清冷,跟何村長說:“何村長,麻煩你找一些繳納公糧時被刁難,給他送過禮的村民過來,做一個書麵材料。”
“這樣有用嗎?”何隊長知道童科員跟其他的乾部不一樣,但想到糧庫副主任,他又有些猶豫。
“農民繳納公糧,本是懷著積極履行義務的熱情,卻在他們的不良行為打擊下,遭遇了極大的困擾與不公。
不僅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也破壞了國家與農民直接的信任基礎,這種行為不但違規,且影響不好,亟待引起重視且加以解決。”
“咱們每年都要繳納公糧,這種害群之馬堅決不能姑息,你們隻要陳述事實,剩下的事我來辦。”
糧庫有這種檢驗員對農民來說就是一種災難,童乾部打頭,他們有什麼不敢的。
何村長氣憤的拍了下炕桌:“我這就去喊他們。”
童欣顏跑了幾個村子,收集了89位農民的舉報材料,下午三點才回到鎮上。
然後讓服裝廠的安保開車回京城,把家裡的照相機和元寶的錄音機拿來。
陸江辰托人給元寶買了一台進口的小錄音機,讓他聽英語磁帶,小巧精致,攜帶方便,像隨身聽一樣揣外套兜裡。
第二天,服裝廠安保隊長安排了幾個生麵孔跟村民去糧庫繳納公糧,這些都是退伍軍人,一個小小的收集證據,對他們來說就是小意思。
晚飯後,安保隊長過來,把錄音交給童欣顏。
“那家夥貪得無厭,經他檢查的糧食除了幾個認識的人,其餘的都沒放過,我們送的煙酒錢他照單全收。”
“不給送禮的一等糧就按三等糧收,不服也得憋著,送一盒煙他都瞧不上,愛搭不惜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