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對黃、陸二人交代完一應事宜後道:“傳夾穀清來見朕。”
蕭正陽、公冶世英一行六人以車代步,直奔京師。
一路上梁筠竹總是悶悶不樂、心不在焉,蕭正陽知其所憂,不時出言寬慰。東方燕則截然不同,她性子跳脫,沒心沒肺,或同公冶世英嬉鬨取樂,或拿慧癡出氣解悶。
駕行一天半,一行人於日落時分來到一處叫作半邊店的小地方,距京師約莫還有五六十裡。
半邊店,顧名思義一間房子半邊是店,半邊住人,一房兩用,由此得名。正因為這種獨有的特色,又毗鄰京師,使得這麼一個小地方每日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繁華堪比州縣。光客棧就有三家,其名頗為有趣,分彆叫作“半邊”、“半壁”、“半間”。
一行人就近選擇了半間客棧,此刻正是飯點,客棧內人聲鼎沸,彙聚了各類形形色色的客人,好不熱鬨。一名店小二上前招呼道:“各位客官裡麵請!”一麵當先引路,一麵說道:“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各位客官來得正是時候,正好還有一桌空位!”待一行人落座後,又恭敬問道:“不知各位客官要吃些什麼?”
公冶世英道:“我等趕了一天的路,先來壺查解解渴、暖暖身,再上幾樣你們這兒的特色菜。”
“好勒!勞您各位稍候!”店小二甫一轉身又回頭,“各位客官可要住店?”
東方燕耷拉著臉懟道:“廢話!天都黑了,不住店住哪?”
店小二熟練地哈腰賠笑道:“姑娘說的是、姑娘說的是!隻是小店僅剩兩間客房,這個時間點隨時都有客人入住,再晚些怕是無房可住了,所以小人才有此一問!”
公冶世英道:“多謝小哥提醒,有勞小哥了。”說著,遞上一錠足有五兩的銀錠。
店小二兩眼放光,笑得愈發燦爛,點頭哈腰也更帶勁了。
“還有……”
“客官您請吩咐!”
“記得給咱們的馬匹多添些好草料。”
“一定一定,就算客官您不吩咐,這活小人也會做好的!”
沐、蕭二人一個經驗老道,一個飽曆險阻,警惕心遠高於其他人,暗暗四下打量,不約而同地對鄰近兩桌食客多看了幾眼。其中一桌坐著一男一女,年歲相仿,約莫三十六七歲。男的膀大腰圓,關節凸顯,一看便知是位外家高手,且舉止粗獷,胡子拉碴,卷發蓬亂,乍一看以為是頭上頂了個鳥窩,威武中帶著幾分滑稽。女的更是體格雄壯,臉大如餅,大嘴厚唇,小眼塌鼻,雙眉一高一低,厚唇咀嚼開合間,不時露出兩顆相拱而出的大門牙,可偏偏舉止又十分輕柔,與其身形極不相稱,身旁擱著一支粗如碗口的熟銅棍。另一桌坐著大小二女,大的二十五六歲,身形勻稱頎長,英姿颯爽,好似一位英氣勃勃的女將軍,腰間盤著一根軟鞭;小的隻有六七歲,氣態萎靡,滿麵病容,依偎在女子懷裡。
蕭正陽低聲問道:“炑姨,你可識得這些人?”沐炑點頭道:“那一男一女是‘龍華三使’中的‘雷霆掌’駱漢永、‘女閻羅’徐麗燕;至於那人我不太確定,好像是‘昆侖七姝’中的‘飛將軍’杭葦之。”
公冶世英聽著二人談話,目光落在杭葦之身上,所現氣態像極了一個人,不由一陣恍惚。杭葦之有所感應,側頭望來,目光冷峻。公冶世英避之不及,自覺失態,微笑點頭,以示歉意。杭葦之不作回應,收回目光,顧自安慰懷中的女娃。
這時,店小二戰戰兢兢地領著四名挎刀扛斧、凶神惡煞的壯漢來到杭葦之桌旁,帶著商量的口吻道:“這位客官,今日小店客滿,您看可否讓這幾位爺在您這兒拚個桌?為表歉意,您這頓飯錢小店隻收一半!”四名壯漢一看就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杭葦之眉頭微蹙,又不願讓店小二難做,反正自己也吃得差不多了,乾脆直接讓座好了。正要起身,不想其中一名壯漢甕聲嚷道:“拚桌拚桌拚你爹個鳥桌!趁大爺我還沒發火,識相的就自己滾!”另一名壯漢語帶輕薄:“老四你也太粗魯了,這娘們兒生得可是不賴,正好可為咱哥幾個陪酒助興!”一語點醒夢中人,細一看著實標致的緊,“哈哈哈哈,二哥說的是,那就不用滾了,留下來陪大爺們吃酒吧!你個小雜碎還愣著做什麼,還不把好酒好菜端上來孝敬大爺們!”店小二唯唯諾諾,連連點頭,逃也似的跑開了,這份落荒狀,引得四名壯漢一陣誌得意滿的哄笑。
杭葦之不屑與這四人計較,抱著女娃起身欲走,卻見一隻粗糙大手向自己腰脅伸來,手肘順勢向外一頂,恰中手腕內關穴。壯漢吃痛縮手,暗暗吃驚,嘴上仍不忘逞威輕薄:“喲,還是匹烈馬,本大爺就喜歡性子烈的!”說著,收起輕視,撲身而上。杭葦之後退兩步,腳尖輕輕一勾,挑動條形長凳。壯漢顧上不顧下,雙腳被絆,失重撲倒,又硬又重的身子生生將牢固的長凳砸得四分五裂。
另外三名壯漢見狀,紛紛亮出兵刃,呼喝著欺身而上。
客棧裡到處是人,空間逼仄,一旦動手,必傷無辜,就算沒傷到人,砸壞了桌凳碗盆也是不好的。杭葦之心係他人,本不願大打出手,奈何覺出左、右、後、上四方均有異狀接近。迫於形勢,手腳同出,掌拍桌角,撞擊三名壯漢,腳挑碎凳,分擊四方之敵。
木桌碎裂的轟然聲和疼痛發出的慘叫聲同時響起,滿堂食客或倉皇外竄,或藏身角落,以避飛來禍端。最是揪心者自然是客棧掌櫃,飯錢還沒收,桌凳已毀了一套,後續損失無法預估,急得差點暈死過去。自己不敢出麵阻攔,便指使店中夥計,這些人雖然身份低微,受人使喚,但也不是傻子,要命的事情是萬萬不能做的。
該逃的逃,該躲的躲,場中形勢明朗。梁上有八人,前門有九人,後門有七人,左右各六人,還有四人剛爬起,正中卓立一人,懷抱女娃,鎮定自若,這是一場一對四十的較量。
喜歡皆付笑談中之逝水請大家收藏:()皆付笑談中之逝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