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連的編製表旁,他寫了一行小字:“注重夜間突擊訓練,任務多在夜間行動”。
裝甲步兵連的備注裡,有“加強巷戰訓練,模擬城鎮環境”。
炮兵連那頁,畫著幾個簡易的射擊陣地示意圖。
易揚走過來,給他泡了杯茶:“彆熬太晚,方案不急,先把身體保住。”
周秉德揉了揉肩膀:“你不懂,這方案關係到一營的未來。咱們是王牌營,不能在咱們手裡掉鏈子。”
“你看雲辰他們帶的這三十個兵,多有朝氣,等調整完,全營都得是這個勁頭。”
易揚看著窗外訓練場上的燈光,那裡還有幾個戰士在加練,身影在燈光下拉得很長。“會的,”他輕聲說,“咱們一營,必須啃最硬的骨頭。”
夜色漸深,營區漸漸安靜下來,隻有哨兵的腳步聲和遠處偶爾傳來的狗吠。
訓練場上的沙粒被風吹起,又落下,仿佛在訴說著這裡的故事。
雲辰和顧懂還在研究明天的訓練計劃,易揚在完善坦克連的協同戰術。
周秉德對著調整方案,寫下最後一行字:“一切為了打贏,一切為了和平”。
接下來的幾天,訓練場上的哨聲就沒有斷過。
易揚坐在辦公室裡,每天都能聽到訓練場上雲辰的吼叫。
看得出來…雲辰想讓大家都活著回家。
鐵絲網外的辦公樓裡,易揚正對著電腦屏幕打哈欠。
鼠標在購物網站的頁麵上滑來滑去,購物車裡躺著幾件休閒外套。
桌上的訓練日誌翻開著。
給人一種他在工作的錯覺。
……………………
時間匆匆的跑。
隊員們也即將踏上征程。
淩晨五點的營區還浸在墨色裡,哨聲沒響,臨時宿舍樓已經炸開了鍋。
此起彼伏的拉鏈聲像群蛐蛐在鬥架。
為了讓參加維和任務的30名戰士不影響其他人,易揚專門弄了個臨時宿舍區。
曾一博同誌正試圖把母親郵來的五香牛肉乾塞進背囊夾層,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拆解定時炸彈。
"曾一博,你打算把全營的給養都背走?"易揚倚著門框抱臂而立,作訓服領口的風紀扣係得一絲不苟。
"聯合guo配給裡有牛肉罐頭,比你媽那祖傳秘方保質期長。"
小個子戰士瞬間漲紅了臉,懷裡的壓縮餅乾筒"哐當"落地。
顧懂彎腰拾起,指尖敲了敲筒身:"建議申報個"單兵便攜食品創新獎"。
畢竟能把背囊塞成米其林輪胎的,全營就你一個。"
晨光爬上旗杆頂時,三十名隊員已列隊完畢。
人員信息在聯合guo維和行動部注冊備案了。
並且領取了聯合國通行證等身份文件。
在幾天前,易揚就已經把簽證與出入境手續辦完了。
辦理任務區所在國簽證。
完成國內出境邊防檢查等手續,確保合法出境。
現在,易揚要進行最後的動員、物資清點和任務部署確認。
“到了戰場,新同誌不要慌,跟在老同誌身後,大家都不要怕,跟著我就行。”
“我們是最後一批到達的華國軍人,我們這一批次共計204人,跟上一批的維和隊員對接完成後他們就可以回國了。”
“6個月之後我們也可以回國了。”
“回國之後,先回家看看……………”
易揚來回踱步,畢竟這群人都是第1次上戰場。
說不怕,那肯定是假的。
被打了不能反擊,就算反擊也沒有重武器。
就算自保都挺費勁。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卡車引擎的轟鳴碾過營區。
雲辰站在車旁抽煙,火光在他指間明滅。
他頓了頓,從口袋裡摸出個牛皮本,“這是各連需要重點跟進的訓練計劃,你們走後……”
“回來再看。”
易揚把本子塞回他兜裡。
雲辰塞給易揚個保溫杯:"你媽給的茶葉,說國外水硬,泡點茶養腸胃。"
易揚摩挲著杯壁,忽然想起昨天母親在電話裡絮叨"非洲太陽毒,記得帶防曬霜"。
父母的牽掛從來不分軍銜,將軍的母親和列兵的母親,嘮叨起來都是同一個頻道。
易揚笑了笑,將保溫杯裝進了自己的背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