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你們一個數據:過去180天,你們在任務區排除地雷372枚,搭建臨時學校12所,臨時醫療點十二個,護送人道主義物資820噸。”
耳機裡的聲音突然變得激昂,“這些數字,我們在作戰指揮室每天都在跟蹤。”
“當你們在拆彈時,我們的戰機正在南海巡邏。”
“當你們給當地孩子遞疫苗時,我們的航母戰鬥群正在西太平洋演練。”
“我們守著家國,你們護著和平,本質上,都是在給紅旗撐場子!”
運輸機輕微顛簸了一下,兩架戰機如同精確的羅盤,始終保持著等距護航。
易揚看見左側戰機突然拉升,在高空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尾跡雲在湛藍的天幕上寫下半個巨大的“人”字。
右側戰機隨即跟進,用尾跡雲補全了這個字,像一雙翅膀托舉著他們的歸途。
“感謝你們帶回了謝宇同誌的遺像。”
飛行員的聲音低沉了兩秒,隨即又揚起鋒芒。
“剛才塔台通報,地麵已經準備好水門禮。”
“但我想告訴謝宇同誌,還有所有犧牲在維和一線的戰友。”
“你們沒走完的路,我們接著走!”
“你們沒護完的和平,我們接著守護。”en撤僑,從利bi亞撤僑到今天的迎接!
華國軍隊永遠有本事、有擔當,把每一個華國人護得妥妥當當!
一個小戰士突然捂住臉,肩膀劇烈顫抖。
他想起謝宇在任務區的最後一夜,他說:“等回去了,真想看看咱們的戰機是啥樣。”
此刻,那架銀灰色的戰機身披陽光,正穩穩地伴飛在側。
像在回應一個跨越生死的約定。
“前方即將進入東海防空識彆區。”
飛行員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金戈鐵馬的鏗鏘。
“現在,讓我們一起給這片海、這片天打個招呼——我們,回家了!”
話音剛落,兩架戰機突然加速前出,在運輸機前方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對衝機動。
兩機交錯的瞬間,易揚仿佛聽見了引擎撕裂空氣的咆哮,那是屬於華國空軍的宣言。
當戰機再次回到護航位置時,飛行員的聲音裡帶著笑意:
“告訴你們個秘密:昨天我們旅的新兵集體寫了請戰書,說要像你們一樣,要麼守在祖國的領空,要麼去世界需要的地方。”
“這就是傳承——你們在非洲播下的和平種子,在國內長出了更多保家衛國的脊梁!”
護航的從來不止是兩架戰機,更是一代代軍人用熱血鑄就的鋼鐵長城。
是一個國家從積貧積弱到昂首挺胸的底氣。
是十四億人對“國泰民安”最樸素的守護。
“最後說句掏心窩子的:”耳機裡的聲音變得滾燙,“落地後好好抱抱家人,吃碗熱湯麵。”
“但記住,脫下軍裝是百姓,穿上軍裝就是兵。”
“哪天國家需要,不管是守國門還是出國門,招呼一聲,我們還跟你們組隊!”
“天上地下,咱們華國軍人,走到哪兒都是硬骨頭!”
雖然戰鬥機駕駛員的話有些多,但是卻沒人覺得囉嗦。
反而有一種到家的感覺。
運輸機穿過雲層,下方的海岸線越來越清晰。
易揚看著左右兩架戰機機翼上映射出來的太陽,突然挺直腰板,對著窗外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機艙內的所有官兵齊刷刷地起身,艙內響起震耳的口號。
“犯我華國者,雖遠必誅!護我同胞者,生死與共!”
這聲音穿過機艙壁,穿過雲海,與戰機的轟鳴交織在一起。
在祖國的天空上,炸響成最熱血的回響。
當載著維和官兵的軍機降落在國內機場時,兩道銀色水門從機翼兩側升起。
高壓水流在空中交彙成拱,陽光穿過水珠折射出七彩虹光。
像極了任務區孩子們用玻璃碎片拚出的圖案。
"水門禮!是最高禮遇!"趙磊激動地拍著舷窗。
他的曬斑還沒完全褪去,胸前的勳章在陽光的映射下發亮。
易揚望著窗外列隊的戰友,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眶有些濕潤。
在任務區聽慣了槍聲,此刻的軍號聲竟如此動聽。
消防車的水霧落在機身上,仿佛在為歸來的英雄洗去征塵。
易揚想起出發前雲辰塞給他的護身符。
現在它正和那枚姆巴伊·迪亞涅勳章一起,躺在貼身的口袋裡。
這次出門行動,易揚都沒敢跟家裡說。
他怕父母擔憂。
因為他們除了擔憂,什麼都做不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告訴他們。
但是易揚毫不留下破綻。
每周都跟母親打一次電話。
但…易揚的母親似乎並沒有察覺到異樣………
此刻,所有的官兵整齊地整理著著裝。
接下來的國內嘉獎,不僅是對個人的肯定,更是對整個國家維和力量的認可。
他們不能立刻回到原部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家要在一個指定的地點進行集中歸建與休整。
進行健康檢查、心理調適、任務總結等,確保身心狀態適應國內環境。
然後就是重頭戲。
就是易揚期待已久的環節。
總結表彰!
部隊會組織維和任務總結會、表彰先進等活動。
肯定戰士們的貢獻,這也是集體性的安排。
………………
華國的五月裹挾著濕熱的風,吹拂在綜合訓練基地的操場上。
迷彩帳篷在開闊地整齊列陣,空氣中混雜著消毒水的淡味與草皮的清香。
遠處的白楊樹上,蟬鳴聒噪卻充滿生機。
這裡是維和部隊歸國後的集中歸建休整點。
也是易揚和他麾下官兵們重返祖國懷抱後的第一個“中轉站”。
迷彩卡車緩緩駛入營區,輪胎碾過碎石路發出沉穩的聲響。
車廂裡,易揚摘下磨損的藍色貝雷帽,指腹摩挲著帽簷上的聯合國徽章。
金屬冰涼的觸感讓他瞬間想起塵土飛揚的任務區。
六個月來,槍林彈雨的記憶、難民營孩童渴望的眼神、戰友深夜輪崗時的沉默,此刻都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取而代之的是營區裡飄揚的五星紅旗,以及遠處列隊迎接的戰友們整齊的軍禮。
“易揚,到家了。”顧懂的聲音帶著難掩的激動,大家在任務區曾因目睹衝突現場徹夜難眠,此刻眼眶裡泛著激動水光。
易揚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掃過車廂裡疲憊卻挺拔的戰士們。
每個人的迷彩服都帶著洗不掉的汙漬,有的袖口還留著被鐵絲網劃破的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