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我的團長大人啊,咱們好不容易衝破物資封鎖,
有些陰招損招可以對那些山賊土匪用,可對方是正經的國軍,算得上是咱們的友軍啊,咱們可不敢破壞國共合作的局麵。”
老爺子當然是開口製止,李雲龍大義凜然的說道,
“咱也是這麼想的,行,那我去籌備東西去了,團部的賬麵上還是有點錢的。”
其他團還真沒有老李的團這麼富,畢竟老李的性子是這樣,這從不吃虧的性子,到哪裡都吃得開。
從李雲龍這邊回來後,老爺子就打算去醫院看一下,看看那兩位新人有沒有適應。
來到醫院這邊,他就看到殷醫生動作乾淨利落的給病人在換藥,處置得非常快。
南姑娘這個護士彆看人嬌滴滴的,還真有一股不服輸的狠勁,誰說女子不如男?
在小診所內,誰都不敢惹這個小辣椒,生怕被她辣手摧花,小姑娘的嘴很會說,報複心也很強的。
紮針的時候給你用點巧勁,保證讓你痛不欲生。
老爺子也沒閒著,幫忙處置了一些病情,等到病人都處理的差不多了,老爺子這才找上了他們兩個。
笑著問道,
“知道我們紅軍最大的傷亡來源是什麼嗎?”
小姑娘搶先答道,
“很多戰士都死在了感染上,咱們的條件實在是太差了。”
殷醫生開口說道,
“我在德國雜誌上看到過,有個德國人好像發現了一種很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感染,
隻是回國之後,國內很難收到外邊的消息了,所以就沒了消息。”
“薑老,您難道會製作那種藥物?”
為什麼說傷兵最需要抗生素?
有統計表明,在戰場上陣亡的士兵中,有一半不是被炮彈炸死、子彈射死的,而是死於看似不嚴重的傷口感染。
許多抗日片裡,磺胺都是一藥難求,為什麼沒藥?
第一個原因,是當時磺胺類藥也才剛被發明沒多久;
第二個原因,是戰爭中日本對中國的藥物輸入施行全麵封鎖,磺胺這種強效抗菌藥屬於禁運物資。
結果,就是許多中國士兵因為用不上幾粒磺胺藥丸而死亡。
和中國不同的是,另一個同盟國——美國的軍隊卻因為有充足的磺胺,大幅降低了傷亡率。
1933年投入臨床試驗,1940年大規模用於戰場,磺胺的研發,與戰爭仿佛兩條平行線,卻又始終緊密纏繞。
紅軍這邊一直忙著長征,哪裡還有時間關注國外的消息。
就在一個多月前,其實美國還爆發了一件特彆重大的事情。
1936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32歲的兒子小羅斯福患上了嚴重的鏈球菌扁桃體炎,感染迅速蔓延至鼻竇及血液,
在以前這種病幾乎無藥可醫,但小羅斯福用上磺胺後,很快便康複了。
當時美國的報紙廣為宣傳了磺胺的神奇威力,意外地,還刺激了此後美國製藥產業的發展,製藥的前沿,此後從德國轉移向了英美。
老爺子目光灼灼的看著兩個年輕人,笑著說道,
“他們外國人能發現發明對抗感染的藥物,憑什麼我們中國人就不行呢?
隻要咱們多去嘗試,總能找到希望。”
憑什麼我們中國人就不行呢?
殷醫生喃喃的念叨著這句話,越想越激動,整個人都忍不住興奮的顫抖。
南姑娘激動的說道,
“老爺子您說的對,部隊首長讓我們來協助您,除了那兩本醫書之外,肯定是想讓我們跟著您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