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後。
“一!”
“殺!”
“二!”
“殺!”
在晉察冀邊區某處山坳中,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儘,八路軍戰士們已列隊於泥濘的訓練場。
刺刀撞擊木槍的鏗鏘聲與口號聲交織,喊殺聲,訓練聲不絕於耳。
戰士們兩兩相對持木槍對刺,動作融合了日式刺槍術的精準與中式武術的靈動。
雖然老爺子不止一次說過!
能用槍解決就儘量用槍解決,反正咱們太行縱隊也不缺子彈。
但是,拚刺刀這玩意兒最考驗勇氣了,你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不會。
即便是現代軍事,也會訓練拚刺刀。
刺殺教官王連長突然高喝"突刺!",前排戰士如猛虎撲食般突進,木槍尖端精準抵住對手咽喉;
側翼的投彈組則匍匐前進,將裹著泥巴的木柄手榴彈甩向五十米外的土坡靶標,爆炸掀起的塵土中,
新兵李二狗的投擲距離首次突破40米,引得老兵們拍手叫好。
最常見的還有炮樓攻防戰,突破陣地的演練。
太行縱隊的新兵們在老兵們的教導下,熟練的使用部隊配備的工兵鏟。
不少戰士在沙袋壘砌的模擬炮樓前展開攻防,爆破組的炸藥包被鐵絲網纏住,工兵同誌迅速清理障礙。
突擊手張鐵柱一個箭步躍起,用綁著刺刀的木棍挑飛鐵蒺藜,為後續部隊開辟通道。
除了工兵的訓練之外,太行縱隊越來越走向現代化,軍事化,規模化。
但彆的部隊還在考慮遊擊戰的時候,老爺子已經開始在訓練部隊的城市攻防巷戰,
有過打陽泉的經驗之後,可以說太行縱隊是所有八路軍隊伍中,唯一具備攻打大型城市經驗的優秀部隊。
教官突然吹響緊急哨,戰士們立即轉入巷戰模式,利用殘垣斷壁展開三角隊形推進。
除此之外……那就是更高級的主力部隊的演練了。
經過陽泉的戰鬥之後,老爺子覺得再用旅級單位實在是不太合適了,
這樣編製實在是太臃腫了,但又不能過分的刺激隔壁的山城政府。
經過太行縱隊指戰員們開會討論,四個主力旅全部劃為一縱到四縱。
例如太行縱隊一縱隊,暫時定為師級單位。
每個縱隊配備兩個主力旅加上三個基乾團。
每個主力旅8000人,基乾團2500人,縱隊滿額下限是2萬人,至於上限……那就是我軍的特色主義了,沒事少打聽,你管我有多少人。
老子一個縱隊七萬人怎麼了?
根據記載,東野縱隊最大的編製還真有七萬人)
等以後太行縱隊升格的時候,老爺子才會把這些小縱隊升級為軍級單位。
至於這四大縱隊的訓練,那就不簡單了。
在訓練周內,一縱的郭偉郭司令,領著太行縱隊直屬裝甲團,調動了一縱隊的卡車和挽馬車、騾馬車。
訓練了整整一周的步坦協同和大規模的演練。
簡單版本的閃電戰,反正有模有樣,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兒。
二縱的李仇李司令,協同太行縱隊重炮團訓練了大規模的攻防戰,在重炮的掩護下,模擬了一下怎麼攻克太原城。
至於三縱和四縱的聯合演練,則是有飛機助陣,那場麵非常的熱鬨,而且他們覺得打的不過癮。
直接把周圍的鬼子和偽軍當成了目標。
大王莊的偽軍二狗子吐槽:
“俺們莊子六十個鬼子都不到,就一兩百號皇協軍,
那好家夥,又是飛機又是大炮,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八爺打太原呢!
不帶這麼欺負人的,幸好俺跑得快。”
除了各縱隊的訓練之外,還有一個消息。
太行縱隊的烈士陵園建成了,在打完陽泉戰役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