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外的麥地裡麵,風卷著沙塵呼嘯而過,將麥田兩岸的野草壓得低伏。
第三戰車師團的齋藤勇大尉站在97式中型坦克的炮塔上,舉著望遠鏡的手微微顫抖。
不是出於恐懼,而是因為興奮。
他的第4戰車聯隊接到了主動進攻敵軍側翼的命令,等待著那個決定性的時刻。
西園中將在正麵對決敵軍主力,而他們第四戰車聯隊的目標就是偷襲敵軍的後方,爭取打出一條生路。
"各車注意,保持安靜。"
日軍少部分坦克有無線電,但是大部分的還是依賴於旗語和信鴿。
齋藤的命令通過“這種特殊方式”傳到每一輛日軍坦克的車長手中。
他眯起眼睛,遠處的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第一縷曙光,而更遠處——第四野戰軍的側麵裝甲部隊正在集結。
"大尉,偵察班報告,中國人的坦克正在向我們的左翼移動。
我們看到了一些95式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在前麵偵查。"
裝填手鬆本的聲音從坦克內部傳來。
那肯定是中國人從帝國手上奪走的裝備!
齋藤的嘴角扯出一個冷笑。
95式坦克,速度快得像草原上的羚羊,但裝甲薄得像紙。
他的97式雖然隻有57毫米短管炮,但對付那些輕裝甲目標綽綽有餘。
"命令第三中隊迂回到他們側翼,等我的信號。"
齋藤縮回炮塔,重重地關上艙蓋。
坦克內部頓時被柴油機的轟鳴和金屬的熱度填滿,汗水立刻從他的額頭滲出。
與此同時,在第四野戰軍軍陣地,
裝甲團團長鐘振華正站在他的“鐘馗坦克改進版”指揮坦克上,用望遠鏡觀察著日軍可能的進攻路線。
他的第11坦克團剛剛接收了這批新型坦克,這是它們第一次實戰檢驗。
這批坦克跟最初的鐘馗坦克有什麼區彆?那就是他們的指揮車上都安裝了無線電。
在老爺子這邊富裕起來之後,老爺子的兒子薑雨澤大力研發,終於把新式的坦克給弄出來了。
除了加裝那些小功能,弄厚了裝甲之外,最大的加成就是為了部隊提供了通訊功能。
"日本人的小玩具出來了。"
鐘振華對身邊的政委說道,指著遠處沙塵中若隱若現的日軍坦克輪廓。
"看那矮小的炮塔,簡直像是兒童玩具。"
政委笑了笑,但眼神依然嚴肅:
"彆大意,老鐘。
他們在前線積累了不少經驗,前幾個月他們還把國軍打得潰不成軍呢,第二十集團軍就這樣灰溜溜的趕出了河南。"
鐘振華點點頭,拿起無線電:
"所有單位注意,保持楔形隊形,火力優先打擊日軍指揮車。
記住,我們主力坦克的裝甲是他們火炮無法穿透的!"
坦克部隊的交手,雖然也可以打埋伏戰,但更多的是講究裝備的性能和部隊的配合。
儘管第四野戰軍的坦克部隊缺乏實戰,可是他們並不缺乏訓練,他們正在慢慢的適應戰爭的節奏。
第一發炮彈落在齋藤聯隊右翼時,爆炸掀起的泥土像雨點般砸在坦克裝甲上。
齋藤通過潛望鏡看到一輛89式坦克被直接命中,炮塔像玩具一樣被掀飛。
"該死!是75毫米炮!"駕駛員佐藤喊道,"那不是輕型坦克!"
齋藤的心沉了下去。
情報有誤,中國人投入了大量新式坦克。他迅速調整戰術:
"全體散開!利用地形掩護!第三中隊,立即發起突襲!"
日軍的97式坦克像受驚的狼群般四散開來,試圖利用麥田上的起伏地形接近蘇軍。
齋藤的坦克衝上一處小高地,他終於看清了對手——那些有著傾斜裝甲和長身管火炮的鋼鐵巨獸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
"瞄準那輛領頭的!"齋藤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