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早就有做全軍大換裝的計劃,首先要換的就是我軍的製式步槍,統一彈藥口徑,刻不容緩。
不僅是在為解決抗日戰爭做準備,還要為接下來的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提前打好基礎。
在黃崖洞兵工廠宣布製造出了56式半自動步槍的時候,
老爺子立刻組織各縱隊司令員派出精銳,前往黃崖洞兵工廠學習訓練。
從第一縱隊到第九縱隊,炮兵縱隊,甚至遠在內外蒙古的第四縱隊和第八縱隊,以及,在東北的第五縱隊。
通通要求他們派人過來學習,掌握新式裝備。
偷偷插個眼,道個歉,昨天把五六衝和把五六半自動步槍寫混了,抱歉抱歉)
第四,第五,第八縱隊的人還沒那麼快到,其他縱隊的尖子兵在43年開春的時候,終於摸到了我軍的新式武器。
黃崖洞兵工廠的訓練場上,人影晃動,大家都格外的忙碌,都在為新武器做測試而準備著。
在老爺子的強烈要求下,各縱隊除了派出神槍手之外,還派出了一部分新兵來體驗新武器。
因為這款槍械最終的目的就是作為我軍的製式步槍推廣,是一款過渡性的武器。
不能小眾化,必須要大眾化,得到人民軍隊的認可,才可能推廣全軍。
清晨微亮,老爺子就已經坐在了靶場的主席台,
兵工廠的負責人在旁邊陪同,大家有說有笑,就等著測試正式開始。
林小陽醒得很早,他是河南信陽的新兵,在第四野戰軍解放河南之後,他就直接報名參軍入伍。
"小陽,醒這麼早?"鄰床的王大柱翻了個身,聲音裡還帶著睡意。
"睡不著。"
林小陽輕聲回答,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床邊那支陪伴了他三個月訓練的"三八式"步槍。
槍托上的木紋已經被磨得發亮,金屬部件也因長期使用而略顯陳舊。
這支槍見證了他從連槍都端不穩的新兵蛋子,到現在能在百米靶上打出八環成績的進步。
直到門口傳來趙班長的的聲音,
“集合,立刻去靶場進行測試!”
很快,他們這一支新兵和老兵交雜的隊伍就匍匐在了爬山附近。
趙班長是兵工廠的警衛人員,他在旁邊拿著新式武器對著大家介紹道,
“56式,精度高,射速快,彈倉容量十發,用的子彈口徑足有7.62毫米,
這玩意兒打在小鬼子身上,直接能咬下他們一塊肉來!”
很快,趙班長就給測試的這個步兵班,每人發了一支。
王大柱就湊在林小陽身邊,說著悄悄話。
"看這做工,真漂亮。"王大柱湊過來,眼睛發亮。
五六式的結構比"38式"複雜得多,但設計更為精良。
槍機、複進簧、擊針,每個部件都加工精細,嚴絲合縫。
林小陽點點頭,手指輕輕撫過槍管內部的膛線,那螺旋狀的紋路摸起來光滑而均勻。
他想象著子彈通過這些膛線旋轉飛出,劃破空氣命中靶心的場景。
"先進行100米臥姿射擊,每人10發子彈,檢驗槍支精度。"
趙班長下達指令,"記住,五六式後坐力比你們用慣的"三八大蓋"要大,抵肩要實,呼吸要穩。"
林小陽趴在地上,將槍托緊緊抵住右肩。
他調整著姿勢,感受著地麵傳來的熱氣透過作訓服灼燒著胸口。
透過機械瞄具,遠處的靶心顯得格外清晰——五六式的缺口式照門和柱狀準星設計,比"傳統栓動步槍"的v型照門更容易瞄準。
"準備——射擊!"
第一聲槍響震徹山穀。
林小陽扣動扳機時,明顯感覺到一股強勁的後坐力撞擊肩膀,比他預想的要猛烈。
槍聲在耳邊炸開,震得耳膜嗡嗡作響。
"8環!"遠處報靶員揮動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