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柏林。
這座曾經輝煌的帝國首都,如今被一道道鐵絲網和哨卡切割得支離破碎。
蘇軍士兵站在勃蘭登堡門下,槍口指向西邊。
而幾步之外,美軍吉普車轟鳴駛過,車上的大兵嚼著口香糖,衝蘇聯人比了個中指。
“柏林現在像塊被切開的蛋糕。”英國少校約翰嘟囔著,“問題是——誰都想搶最大的一塊。”
他的副官苦笑:“問題是,這塊蛋糕快餿了。”
1948年6月24日,蘇聯占領區司令部
朱可夫元帥的鋼筆重重落下,簽署了第37號命令:
“即日起,全麵封鎖西柏林所有陸路通道。”
一夜之間,通往西柏林的鐵路被拆毀,公路被坦克堵死,連運河上的駁船都被扣留。
西柏林市長恩斯特·羅伊特站在市政廳窗前,望著窗外死寂的街道:“他們想餓死我們。”
西柏林的食品倉庫迅速見底。
主婦們攥著配給券在空蕩蕩的商店前排隊,孩子們抱著空飯盒蹲在路邊。
醫院裡,營養不良的患者擠滿走廊。
“媽媽,我們明天能吃上麵包嗎?”一個小女孩仰頭問道。
母親摸了摸她的頭發,沒有回答。
“蘇聯人以為封鎖就能逼我們退出柏林?”
美國大當家冷笑,“那就讓他們看看,什麼是美國效率!”
“啟動‘vittes行動’!”
1948年6月26日,第一架c47運輸機降落在坦佩爾霍夫機場。
艙門打開,不是武器,不是士兵,而是一袋袋麵粉、奶粉和罐頭。
地勤人員驚呆了:“你們……是來送吃的?”
飛行員摘下墨鏡,咧嘴一笑:“沒錯,夥計——從今天起,柏林的天上會下糧食!”
蘇聯戰鬥機開始在航線上挑釁,美軍p51“野馬”立刻升空護航。
“注意,熊崽子在3點鐘方向!”無線電裡傳來警告。
c54運輸機的駕駛員死死握住操縱杆:“管他呢,老子運的是奶粉,有本事打啊!”
柏林的孩子聚集在機場外圍,每當飛機掠過,他們就歡呼著揮舞小手——因為他們知道,飛機的聲音意味著今晚不會挨餓。
這是兩個超級大國的對弈,他們的棋盤是整個歐洲,為了爭奪話語權,他們在各自展現自己強大的實力。
很顯然,美軍強悍的運輸實力,震驚了整個歐洲,讓歐洲國家矚目。
美國給予西柏林的空投量令人震驚,也讓人看到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
當時,身處西柏林的居民除了水源之外,都需要被供給,200多萬人每天眼巴巴的被投喂。
而且如果僅僅隻是食物供給是遠遠不夠的,畢竟他們需要生活,這裡的孩子上學也需要物資,所以哪怕是小到一張紙,都需要美國給他們帶去。
可想而知,當時美國空投的量之多與空投次數之頻繁。
作戰會議室的收音機裡,bbc播音員正用冰冷的語調播報:
“蘇聯宣布全麵封鎖西柏林,美英空軍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空投……”
北平召開的作戰會議,三大指揮員齊聚,各大將軍都參與了會議。
薑老爺子突然關掉收音機,手指重重戳向地圖上的長江:
“看見沒?美蘇在柏林掐架,就是老天給咱們開的窗!”
蘇玉猛地站起身,茶缸裡的水灑了半桌:“他娘的!真讓您說中了!去年在黃鶴樓您就預言……”
第五野戰軍政委扶了扶眼鏡,鏡片後的眼睛精光閃爍:“窗口期有多長?”
薑老爺子豎起一根手指:
“起碼有一年,大煙鬥要消化東歐,美國大當家要盯著朝鮮——這期間,天王老子也管不了中國的事!”
會議暫停間隙,蘇玉湊到薑老爺子身邊低聲道:“
老爺子,去年在武漢您說‘歐洲必亂’,我還當是酒話……”
薑老爺子摸出煙袋鍋,笑得像隻老狐狸:“小蘇啊,你知道柏林為什麼叫‘歐洲十字路口’?因為那兒——從來都是火藥桶!”
他吐個煙圈,眯眼望向窗外:“現在火藥炸了,咱們該過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