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老爺子立刻回複軍委:
朝鮮戰爭仍然是相當長期的、艱苦的。
因敵人由進攻轉入防禦,正麵縮小、兵力集中、戰線縮短,縱深得到加強,對聯合兵種作戰有利。
政治上敵人不可能馬上放棄朝鮮,軍事上敵即使再吃一兩個敗仗,最多可能退守釜山、仁川、群山等橋頭陣地,也不會立即撤出朝鮮。
因此,我軍目前仍應采取穩進。
此次戰役,對誌願軍來講,除運輸困難、氣候寒冷、相當疲勞外。
由山地運動戰轉為對陣地攻擊戰,部隊缺少普遍的教育訓練。
為避免出現意外過失,先殲滅新南朝鮮第1師後,相機打新南朝鮮第6師。
如果不順暢即適時收兵,能否控製三八線,亦須看當時情況再行決定。
南朝鮮第1師和南朝鮮第6師實際上已經被薑老爺子給殲滅,
然後朝鮮那邊利用這兩支部隊的殘部,再加上其他師調過來老兵,又重新歸建了)
至於被誌願軍“打殘”的第十軍,還有前麵的美騎一師,基本上是喪失了戰鬥力,
能不能再出現在戰場,都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
而且,薑老爺子心中已經有了決斷,第一兵團在打完第三次戰役之後,就該調回國內休整了。
郭偉他們的使命完成了,該換其他兵團過來了。
實際上,第三次戰役對付的主要是韓軍主力,壓力並不是太大,薑老爺子沒有上前線指揮的興趣。
打一群雜兵而已,彆說是郭司令員,底下的軍長其實都可以決定戰場走向了。
“必須越過三八線,占領漢城,粉碎敵‘停火談判’陰謀!”
薑老爺子在指揮部拍案定調:“美國佬想用假和談換休整時間?老子用炮火給他們醒醒腦!”
基於軍委指示,他任命龍近水參謀長為戰役總指揮,統率第一兵團主力:
第一軍軍長郭偉):配屬泰山重坦克團,擔任西路主攻;
第二軍軍長朱玉山):重炮師提供火力覆蓋,支援中路突破;
第十四軍、第八十三軍:側翼迂回,切斷敵軍南逃路線;
第九十三軍:與朝鮮人民軍3個軍團共計十四個師共8萬人)協同東線攻勢。
不容易,實在是不容易啊!
經過好幾個月的休整,朝鮮人民軍終於站了出來,這也是他們第1次配合誌願軍作戰。
12月27日前,30萬中朝軍隊完成戰役隱蔽集結。
坦克覆白布藏入冰河,炮兵陣地用雪堆掩體,我軍的戰機蓄勢待發。
空軍司令也來到一線指揮戰鬥,並且在空軍作戰部內,
婁司令發表了講話:
這一次絕不會讓美軍獨占製空權,讓美國鬼子也知道,寇可往,我亦可往!
龍近水在作戰會上敲定戰術:
“除夕夜12月31日)17時總攻!用炮火撕開口子,步兵連夜穿插!”
各部隊蓄勢待發,尤其是第一兵團的第一軍和第二軍作為尖刀部隊,首先投入戰鬥。
另外就是第十四軍,他們穿插的也非常快,跟第一兵團齊頭並進,不愧是王牌軍。
1950年12月31日17時,戰役準時打響。
臨津江防線在25c寒風中震顫。
龍近水參謀長立於觀測所,望遠鏡中映出南朝鮮軍第1師鐵絲網密布的陣地。
他抓起電台怒吼:“全線炮火準備——讓敵人過個熱鬨年!”
刹那間,1000餘門重炮同時轟鳴,冰麵被炸出蛛網狀裂痕。
第七穿插連連長伍千裡率隊踏冰強渡,戰士們步伐堅毅,動作迅捷,就如同下山的猛虎,銳不可擋。
臨津江冰麵被炮火映成赤紅色。
第一兵團炮兵集群朱玉山指揮)以152毫米榴彈炮實施精準打擊。
首輪齊射就戰果輝煌,炮彈鑿穿南朝鮮軍第1師前沿雷區,為步兵開辟12條安全通道。
正當先頭部隊受阻於暗堡火力時,雷公親率迫擊炮排抵近至200米。
實際上,他們早就鳥槍換炮,已經裝備上了遊擊神器。
“計算風速!裝填107火箭彈!”他嘶吼著調整射角。
六發炮彈呼嘯而出,精準墜入敵師部指揮坑道——爆炸引燃電台和地圖,南朝鮮軍第1師指揮係統瞬間癱瘓。
濃煙中可見殘破的星條旗與韓文文件紛飛如雪。26坦克碾過廢墟,用機槍掃射每一個窗口。
然後,他們隻能被點名摧毀,或者是被誌願軍的燃燒汽油瓶,給活生生的燒成一個火棺材。
有人說坦克是燒不穿的,
那咋了??
把裡麵的人悶死就行了,這道菜就叫油燜美軍大螃蟹。
他帶戰士用繳獲的電話線串聯反坦克雷+汽油桶,布設於崇仁門路口。當美軍坦克縱隊經過時,新兵伍萬裡猛拉引線——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