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市人民醫院科研所,深夜。
走廊儘頭的實驗室燈還亮著,微弱的光線從門縫中透出,在冷清的過道上拉出一道細長的光痕。
室內,林修遠正坐在電腦前,神情專注地敲擊鍵盤。
他身旁坐著徐璐,一名剛分配來的計算機專業實習生,此刻雙眼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眉頭微微皺起。
“林醫生,你確定這套模型真的能預測誤診?”她低聲問道。
林修遠沒有回答,隻是輕輕敲下回車鍵。
幾秒後,屏幕上跳出一組結果——三例被醫院原始記錄歸類為“胃炎”的病例,經模型分析後,提示為罕見病“克羅恩病”早期症狀,且與後續確診時間高度吻合。
徐璐倒吸一口涼氣:“這……這簡直像開了天眼。”
她翻出原始病曆比對,越看越震驚。
原本在當年被專家小組集體忽略的症狀,竟被這套模型精準捕捉到。
“這不是開天眼。”林修遠淡淡一笑,“這是數據的力量。”
他的心中卻並不輕鬆。
這套“智能診斷算法”,正是他前世主導開發的AIMedCore3.0係統的核心模塊。
如今他將它包裝成“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罕見病輔助診斷模型”,就是為了順利通過科研所的審批,獲得項目經費和係統接入權限。
而今晚,是他第一次真正運行完整模型,測試其在現實環境中的表現。
結果令人滿意,但隱患也隨之浮現。
科研所所長劉國棟是個老狐狸。
他在評審會上聽完林修遠的課題陳述後,眼神就變了。
那不是欣賞,而是警惕。
“一個實習醫生,居然能提出如此前沿的研究方向?”
回到辦公室後,劉國棟便悄悄召見了一名技術員。
“盯住林修遠,尤其是他調取數據庫的行為。他申請的隻是‘罕見病’研究,可這幾天調閱的數據範圍,已經遠遠超出這個範疇。”
“明白。”技術員點頭,隨即啟動了遠程監控程序。
與此同時,科研所二樓的監控攝像頭也悄然開啟,對準了林修遠所在的實驗室門口。
夜更深了。
林修遠關閉測試界麵,揉了揉眉心,轉頭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
但他並不慌張。
相反,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林醫生,我覺得我們該歇一會兒了。”徐璐打了個哈欠,看著時鐘已經指向淩晨一點。
“嗯。”林修遠點頭,“你先回去吧,我再整理一下今天的數據。”
等徐璐離開後,林修遠起身,走到門邊確認沒人之後,迅速打開一台備用筆記本,登錄內部服務器。
他開始上傳一份“測試數據集”。
這份數據看似真實,實則經過精心構造,專門用於誘導監視者追蹤。
做完這一切,他重新坐回主控台,手指飛快地在鍵盤上跳動,將真正的核心代碼加密轉移至一個隱藏分區,並設置多重防火牆保護。
就在最後一行代碼完成的瞬間,他的眼角餘光掃到了任務管理器中的異常流量波動。
有人正在嘗試訪問他的終端。
林修遠嘴角微微勾起,
“來得正好。”
他不動聲色地退出所有程序,熄滅電腦屏幕,然後起身伸了個懶腰,做出一副疲憊的模樣。
隨後,他鎖上門,離開實驗室。
走廊裡一片寂靜,隻有遠處值班室傳來微弱的電視聲。
林修遠緩步走在空蕩蕩的樓道中,腦海中卻已開始規劃下一步棋局。
但這恰恰說明,他已經走對了路。